译文: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瞬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不要计较自己的辛勤劳苦,万事本来已命中注定。有幸遇到三杯美酒,又邂逅了一朵含苞初放的鲜花。短暂的欢乐相聚是如此的亲切,至于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了。
注释: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计较:算计。
且:姑且,聊且。
相亲:互相亲爱。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个人物被罢官后的生活情况。根据现有材料,这个人很可能活到近百岁,而在他第二次被罢官后,他至少又活了十五至二十余年。在这段时间里,他选择在嘉禾城南的放鹤洲筑起了一座别墅,并以此为创作背景,主要写隐居生活情趣,反映他生活与思想的另一侧面。这首词即是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讲述了朱敦儒的这首小词《世事短如春梦》。文章首先指出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世情的一种“彻悟”。词的起首两句“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辛酸认识,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感受。接下来,词人将世事人情的变化归结为命运的力量,透露出一种无可如何的神情,放弃了抗争。这种消极的态度中含有对自己早年追求的悔意和自嘲。但随后词人似乎从宿命的解释中得到了解脱,转而享受美酒和鲜花,将伤悲化为喜悦。词人认为虽然人生充满变量且难以掌握,但仍有己力能够操控,例如面对美酒可以独自小酌或与友人共饮,目睹美丽的花朵也能带来愉悦。文章最后提到了朱敦儒通过达到命运而产生的欢喜态度,以及后来的张孝祥对此的理解。整篇赏析通过分析词中的表达手法和意境,展示了词人对人生和世情的思考和感悟。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赏析详情»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是洛阳人。他曾担任过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等职务。后来他退休了,定居在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朱敦儒去世。他留下了一部名为《樵歌》的词集,共三卷。朱敦儒因其才华出众而被称为“词俊”,与“诗俊”陈与义等人一起被称为“洛中八俊”。楼钥在《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中提到了这一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