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原文赏析

  • jiǎn
    lán
    huā
    ·
    kōng
    chuáng
    xiǎng
    zhuó
  • [
    sòng
    dài
    ]
    shì
  • kōng
    chuáng
    xiǎng
    zhuó
    huā
    shàng
    chūn
    qín
    bīng
    shàng
    báo
    zuì
    mèng
    zūn
    qián
    jīng
    fēng
    zuò
    hán
  • zhuàn
    guān
    huò
    suǒ
    chūn
    shuǐ
    liú
    xián
    shuāng
    yuè
    duò
    gēng
    lán
    gēng
    qǐng
    gōng
    gāo
    zòu
    dàn

原文: 空床响琢,花上春禽冰上雹。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坐寒。
转关镬索,春水流弦霜入拨。月堕更阑,更请宫高奏独弹。


相关标签:宴会音乐减字木兰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琵琶的声音就像琢磨玉器一样,声音像春天的鸟儿鸣叫,像冰雹落在冰下。醉倒在酒杯前,又感到寒意袭来,就像湖上刮起的风吹进了座位上。

弹奏《转关六幺》琵琶曲,琵琶的琴弦发出像春天流水一样的声音,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当五更即将结束,月亮落下时,请继续弹奏高昂的宫调。

注释:减字木兰花:原本是唐代教坊曲,有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两句各减去三个字,改为平仄韵互换的格律,每句有两个仄韵和两个平韵。

响琢(zhuó):即响玉,比喻乐声像敲击玉石一样,清脆悦耳。

花上春禽冰上雹(báo):春天花上的禽鸟,寒冬冰雹击地,比喻乐声时而柔和明亮,时而冷峻高亢。

尊:同“樽”,指酒杯。

湖:此处指颍州西湖。入座寒:此词与《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示座客》同时作于深秋月夜,寒意袭人。

转关镬(huò)索:传说是两首古曲。

春水流弦:比喻曲声流动的美感。霜入拨:重。拨指拨弦的工具。

更阑:指五更即将结束的时候,相当于“拂晓”。

宫高奏独弹:独自弹奏高昂的宫调。 《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的十一月,当时苏轼正在前往密州的途中经过海州。苏轼在《与蔡景繁十四首》的第九首中提到了与这首词创作相关的情节。他说:“朐山临海石室,信如所论。前某尝携家一游,时家有胡琴婢,就窒中作《镬索》《凉州》,凛然有冰车铁马之声。”

苏轼在这段描述中提到了他曾经带着家人游玩,当时家里有一位会弹胡琴的婢女。在途中,他们来到了朐山临海的石室,这个地方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样。在这个石室中,苏轼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感召,他感觉到了一种冰车铁马的声音,这种声音凛然而来,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段经历成为了苏轼创作这首词的灵感来源。他在这个石室中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氛围和声音,于是他决定将这种感受转化为文字,写成一首词。这首词可能以《镬索》或《凉州》为题,具体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则需要根据词的实际内容来确定。

总之,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苏轼在前往密州途中经过海州时的一段特殊经历,这段经历激发了他创作这首词的灵感。这个石室中的冰车铁马之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介绍了唐代的听乐词以及其中的几首精品作品。文章首先提到了听乐词的发展背景,即在唐代艺术全面繁荣的时期,唐诗百花园中出现了听乐诗等新的品种。接着,文章列举了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以及自居易的《琵琶行》作为其中的精品。

文章接着对自居易的《琵琶行》进行了具体的赏析。文章指出,自居易通过一连串的比喻,将琵琶乐声的变化多端与悦耳动听写得淋漓尽致,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乐声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继承了前人的技法。同时,文章还对自居易在诗中对主体感受的叙写以及环境气氛的渲染给予了肯定。文章以诗中的两句“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座寒”为例,指出了作者写出了宴席间听琵琶演奏时如醉如痴的感觉,以及通过描写琵琶声仿佛将湖风吹到座上,使人感到一股寒意的环境气氛。

最后,文章提到了宋词在抒情方面的优长,但在题材领域大多承袭了前代诗歌的余绪,偶尔也出现了听乐词的作品。文章提到了欧阳修的《玉楼春·即席赋琵琶》作为先例。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介绍了唐代的听乐词以及其中的几首精品作品,重点赏析了自居易的《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和环境气氛的渲染。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宋词中偶尔出现的听乐词作品。 《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艳歌

两汉 佚名

今日乐上乐,相从步云衢。
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鲤鱼。
青龙前铺席,白虎持榼壶。
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
妲娥垂明珰,织女奉瑛琚。
苍霞扬东讴,清风流西歈。
垂露成帏幄,奔星扶轮舆。

鱼丽

先秦 佚名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
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唐代 杜审言

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
情悬朱绂望,契动赤泉游。
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
雨余清晚夏,共坐北岩幽。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
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
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
犹言宴乐少,别向後池塘。携琴绕碧沙,摇笔弄青霞。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
宴游成野客,形胜得山家。
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攒石当轩倚,悬泉度牖飞。
鹿麛冲妓席,鹤子曳童衣。
园果尝难遍,池莲摘未稀。
卷帘唯待月,应在醉中归。赏玩期他日,高深爱此时。
池分八水背,峰作九山疑。
地静鱼偏逸,人闲鸟欲欺。
青溪留别兴,更与白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