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垂杨门外》原文赏析

  • shào
    nián
    yóu
    ·
    chuī
    yáng
    mén
    wài
  • [
    jìn
    xiàn
    dài
    ]
    wáng
    guó
    weí
  • chuī
    yáng
    mén
    wài
    shū
    dēng
    yǐng
    shàng
    mào
    yán
    xié
    shuāng
    nóng
    qīng
    sōng
    yuè
    lěng
    huǒ
    sàn
    lín
  • jiǔ
    xǐng
    kàn
    西
    chuāng
    shàng
    cuì
    zhú
    yǐng
    jiāo
    jiā
    diē
    dàng
    zòng
    héng
    shū
    juàn
    qiǎn
    nián
    huá

原文: 垂杨门外,疏灯影里,上马帽檐斜。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
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


相关标签:写景饮酒抒情豪迈少年游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垂柳环绕的小院里,酒已喝完,灯火送客,帮着醉酒的客人上马,帽檐歪斜。在城外的路上,一片霜气凝结,青松相对而立,明月高悬。深夜中,举着火把前行,不时惊起栖息在林中的乌鸦。

酒醒后,看见西窗上,灯光映照着窗外交错的竹影。拿起笔能写出才气横溢的歌词,胸中蕴藏着无数的书卷。这样的才气,这样的气度正是一个文人追求的生活。

注释:少年游:词牌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等。《少年游·垂杨门外》为该词牌的变体,共五十一字,前段五句平韵三次,后段五句平韵两次。
垂杨:垂柳。
帽檐斜:引自《周书·独孤信传》,意为帽檐歪斜。
紫陌:京师郊野的道路。
炬火:火把。
交加:错杂。
跌宕:放荡不拘。
纵横:指书籍摆放杂乱交错。
不与:不为我。
遣年华:打发岁月。 《少年游·垂杨门外》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1905年的一天晚上,王国维与江苏师范学堂的几位同伴一起喝酒后经过沧浪亭。恰巧,他们遇到一个人骑马擎着火炬迎面而来。当时,沧浪亭旁边的树木茂盛,林中的鸟儿被火光惊吓得四处乱飞。其中一位同伴不由自主地吟唱了杜甫的诗句“炬火散林鸦”,王国维听后非常高兴。他沿途默想着新的词句,连夜填写了这首《少年游》。 《少年游·垂杨门外》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王国维的词作《少年游》进行解读。文章首先指出少年时期是人生最浪漫的时期,即使是严肃的学者王国维也不例外。接着,文章解释了词中的一些典故和意象。例如,词中提到的“上马帽檐斜”是借用了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形象,以展现才子的风度和醉态。而“紫陌霜浓”则通过对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归途的寂静和凄冷。文章还指出王国维喜欢写酒散之后归途的寒冷之感,以及对现状的不满足。最后,文章提到词中的“跌宕歌辞”和“纵横书卷”,表达了文人理想的生活,即才气横溢的歌词和胸中藏有无数书卷的生活。整篇赏析通过对词中意象和典故的解读,揭示了王国维在《少年游》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少年游·垂杨门外》赏析详情»

猜您喜欢

虞美人·杜鹃千里啼春晚

近现代 王国维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折。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
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近现代 王国维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近现代 王国维

舟逐清溪弯又弯。垂柳开处见青山。毵毵绿发覆烟鬟。
夹岸莺花迟日里,归船萧鼓夕阳间。一生难得是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