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半堤花雨》原文赏析

  • bǎi
    lìng
    ·
    bàn
    huā
  • [
    sòng
    dài
    ]
    zhǔ
    shēng
  • bàn
    huā
    duì
    fāng
    chén
    xiāo
    qiǎn
    nài
    qíng
    chūn
    shàng
    kān
    miáo
    huà
    zài
    wàn
    qiān
    hóng
    chén
    juān
    guī
    yīng
    shōu
    nìng
    shé
    yàn
    zuò
    liú
    rén
    rào
    lán
    hóng
    yào
    sháo
    huá
    liú
    zhǔ
  • zhēn
    hèn
    shā
    dōng
    fēng
    fān
    guò
    liǎo
    jīn
    fān
    shì
    shǎng
    xīn
    miè
    jìn
    jiàn
    feī
    shū
    zhuàn
    shuǐ
    yān
    fēng
    nán
    fēng
    beǐ
    zǒng
    shì
    kān
    shāng
    chù
    xīn
    táng
    yáng
    liǔ
    xiǎo
    yāo
    yóu

原文: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


相关标签:抒情忧国忧民百字令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半堤上,花雨纷飞。对着风日睛和的好天气进行消遣娱乐,但我却毫无情绪。虽然眼前满是春色,可以流连忘返,但元军大兵即将临近,万紫千红的景色将会荡然无存。杜鹃鸟的叫声在催促着回家,黄莺闭住了嘴,太学生们纷纷上书。春光里只剩下红芍药花。

注释:百字令:词牌名,即念奴娇。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
芳辰:风日睛和的好天气。
无奈情绪:没有办法,毫无情绪。
“春色句:虽然眼前满是春色,可以流连忘返,但元军大兵即将临近,万紫千红的景色将会荡然无存。
尚:仍然,仍旧。堪:可以,能够。
鹃促归期:杜鹃鸟的叫声在催促着回家。实指朝中之士离京而走。
莺收佞舌:黄莺闭住了嘴。实指台省之臣沉默不言。
燕作留人语:指太学生们纷纷上书。
红药:红芍药花。韶光:大好春光。孤主:单独一个。
东风:暗指当时权臣贾似道装国殃民。
飞书传羽:指元军已临近。
新塘杨柳:指贾似道新纳的小妾。 《百字令·半堤花雨》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恭宗德祐元年(1275年),当时的皇帝还年幼,朝政大权被贾似道这个奸相所掌握。与此同时,元兵大举南下,临安已经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整个朝廷上下都陷入了恐慌之中。然而,唯独贾似道却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意图,过着奢华放纵的生活,他并没有将这一切告知朝廷。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创作了这首名为《百字令》的词曲。

这首词曲是在杭州创作的,贾似道在那里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的生活方式与朝廷上下的恐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首《百字令》可以说是他对现实的一种反思和表达。词曲中的每个字都是精心挑选的,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文字,贾似道表达了自己对权力的追求和对享乐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曲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当时朝廷的动荡和贾似道的独特处境。贾似道作为奸相,他的行为和态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议论。他的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也引发了人们对权力和享乐的思考。这首《百字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既是贾似道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百字令》的创作背景是在宋恭宗德祐元年,当时朝政大权被贾似道掌握,元兵南下,临安已经陷入困境。贾似道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首词曲是他在杭州创作的作品,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文字表达了他对权力和享乐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权力的思考。 《百字令·半堤花雨》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的苦楚最深。这里的“恨杀东风”是词人对春天的不满和失望之情的表达,也可以理解为对时局的不满和忧虑。接下来的几句“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则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对比。历经几番春天的来临,但今年的苦楚却与以往不同,更加深刻。这里的“几番过了”也可以理解为历经几番政治动荡和国家危机,但今年的情况更加严峻。

下阕写词人的忧国之情。起句“独上西楼”,表明词人独自登上西楼,俯瞰着整个西湖景色,也可以理解为词人独自思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接下来的几句“望断天涯路,思量千万重。”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思考。词人望着远方,却看不到通往未来的道路,思考着千万重的问题和困境。这里的“望断天涯路”也可以理解为对国家前途的迷茫和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不堪回首,已是黄昏独自愁。烟波江上使人愁,千万恨,恨极无由。”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时局的不满。词人回首过去,已是黄昏时分,意味着国家已经陷入了困境和危机之中。烟波江上的景色使人愁苦,也可以理解为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动荡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困扰。词人对此感到无尽的恨意,却又无从发泄和排解。

最后两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表达了词人对国家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念。青山依旧在,意味着国家的基业依然存在,虽然经历了几度夕阳红,但仍然有希望和机会。这里的“几度夕阳红”也可以理解为国家历经了几次危机和挫折,但仍然能够重新崛起和焕发生机。

整首词通过描绘西湖景色和词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惜别和伤感,同时也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时局的不满。词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自己的感受,抒发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时代的思考。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痴迷和对自然的赞美,又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切和对时局的忧虑。 《百字令·半堤花雨》赏析详情»

猜您喜欢

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清代 厉鹗

月夜过七里滩,光景奇绝。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挐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破前湾茅屋。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百字令 舟泊小金山下,客有歌大

元代 张可久

片帆摇曳,喜东风吹雨,秋容新沐。
一带长江,青未了、天际乱峰如簇。
浮玉山空,梧桐人去,月冷神仙屋。
停舟吊古,*泉三酹寒菊。
犹记邂逅桓郎,驿楼残照里,倚阑吹竹。
南去北来人自唤,老树柳丝长绿。
倦客能吟,倚歌而和,醉写沧浪曲。
今宵何处,钓鱼台下寻宿。

百字令 题长沙曾贞女事,步芷澄原均

清代 易顺鼎

梧宫冷月,把秋心锁住,几重帘幕。
写韵生涯残本在,肯负文箫旧约。
倚竹天寒,牵萝地悄,翠袖盈盈薄。
蓝桥断了,琼浆那日曾酌。
谁怜一曲横塘,风波来往,不信菱枝弱。
唤起湘娥深夜语,彷佛云和响作。
镜仄鸾愁,弦幺鹄怨,别梦迷苍壑。
谱成彤史,璇闺芬烈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