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杂兴三首 其三》原文赏析

  • wǎn
    qiū
    xìng
    sān
    shǒu
    sān
  • [
    míng
    dài
    ]
    chén
    lóng
  • quán
    西
    cuì
    weī
    gōng
    dān
    lóu
    wàng
    zhōng
  • lián
    meǐ
    cóng
    sān
    shì
    chū
    míng
    shí
    zài
    líng
    dōng
  • jīn
    jīng
    yǐn
    xiān
    rén
    lòu
    yín
    hàn
    qiū
    gāo
    shào
    fēng
  • huí
    shǒu
    chén
    chāng
    jiǒ
    shēng
    píng
    jīn
    shǔ
    qún
    gōng

原文: 玉泉西去翠微宫,碧瓦丹楼极望中。
连骑每从三市出,题名时在五陵东。
金茎夜饮仙人露,银汉秋高少女风。
回首欲陈阊阖迥,升平今已属群公。



明代诗人陈子龙的照片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是明末的一位官员和文学家。他的初名是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他是汉族,出生在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陈子龙于崇祯十年(1637年)中进士,后来担任了绍兴推官和兵科给事中。然而,他的官职刚刚开始就因明朝的灭亡而结束。

清兵攻陷南京后,陈子龙与太湖地区的民众武装组织联络,积极参与抗清活动。然而,他们的努力最终失败,陈子龙被捕后选择投水殉国。

陈子龙是明末重要的作家,他的诗歌成就较高。他的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将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他擅长写七律、七言歌行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

此外,陈子龙还擅长写词,被誉为婉约词名家和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总结:陈子龙是明末的官员和文学家,他在抗清活动中表现出了坚定的民族气节。他的诗歌成就较高,被公认为“明诗殿军”,同时他也是明代第一词人。然而,他的生命在抗清失败后以投水殉国的方式结束。

猜您喜欢

易水歌

明代 陈子龙

赵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汤汤沙浩浩。
送君迢遥西入秦,天风萧条吹白草。
车骑衣冠满路旁,骊驹一唱心茫茫。
手持玉觞不能饮,羽声飒沓飞清霜。
白虹照天光未灭,七尺屏风袖将绝。
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可怜六合归一家,美人钟鼓如云霞。
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

冬涉曹娥江

明代 陈子龙

夕宿淹长道,晨兴涉广川。
峡云昏草树,江雨杂人烟。
风急神娥庙,天寒津吏船。
溯洄洵可乐,思卜剡中田。

天仙子

明代 陈子龙

古道棠梨寒恻恻,子规满路东风湿。
留连好景为谁愁,归潮急,暮云碧,和雨和晴人不识。
北望音书迷故国,一江春雨无消息。
强将此恨问花枝,嫣红积,莺如织,侬泪未弹花泪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