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寒食》原文赏析

  • táng
    duō
    lìng
    ·
    hán
    shí
  • [
    míng
    dài
    ]
    chén
    lóng
  • shí
    wén
    xiān
    cháo
    líng
    qǐn
    yǒu
    rěn
    yán
    zhě
    cǎo
    dài
    fāng
    lín
    hán
    táng
    zhǎng
    shuǐ
    shēn
    gēng
    fēng
    duàn
    yáo
    cén
    xià
    feī
    huā
    huā
    shàng
    leì
    chuī
    liǎng
    nán
    jìn
  • shuāng
    xiù
    pán
    jīn
    píng
    shā
    yóu
    qīn
    gōng
    rén
    xié
    wài
    liǔ
    yīn
    yīn
    huí
    shǒu
    西
    líng
    sōng
    bǎi
    cháng
    duàn
    jié
    tóng
    xīn

原文: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相关标签:寒食节写景感伤唐多令

译文及注释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
时闻:当时听说。
先朝:指过去的朝代。
陵寝:皇帝的陵墓。
有不忍言者:有人不忍心说出来。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
碧草:绿色的草地。
带芳林:周围有芬芳的树林。
寒塘:寒冷的池塘。
涨水深:水位上涨很深。

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五更:指凌晨五点。
风雨断遥岑:风雨打断了远山的景色。
飞花花上泪:雨水打在花上,花瓣上有泪水。
吹不去:无法吹走。
两难禁:两种痛苦都无法忍受。

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双缕:双股丝线。
绣盘金:用金线绣制的盘子。
平沙油壁侵:平坦的沙地上,油壁车轮印痕侵入。
宫人斜:宫女的坟墓。
外柳阴阴:外面的柳树阴影浓密。
回首西陵松柏路:回头看西陵的松柏树林。
肠断也:心如刀割。
结同心:心意相通。

注释:
遥岑:远山。
双缕:双丝线。
盘金:用金线绣制的盘子。
油壁:车名。妇人所乘之车,车身饰以油漆,故名。
宫人斜:唐代宫女的坟墓。此处泛指宫人之墓。
西陵:此指坐落在北京天寿山的明十三陵。 《唐多令·寒食》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根据以上内容整理补充注释如下:

- 先朝: 指朱明王朝之前的朝代。
- 陵寝: 指帝王陵墓的建筑。
- 遥岑: 指远处的山岭。引用自唐代韩愈的《孟郊联句》中的一句诗,意为远山在远处如碧玉一般,远远望去更加明亮。
- 双缕: 指双股丝线。用来形容线细如丝的样子。
- 盘金: 引用自季咸的一首诗,意为束紫身属官,强仁小德终无端。
- 油壁: 指妇人所乘坐的车辆,车身上涂有油漆,因此得名。
- 宫人斜: 指唐代宫女的坟墓。引用自宋代张侃的《宫人斜》诗,意为万古宫人斜上望,淡烟衰草为凄然。此处泛指宫女的墓地。
- 西陵: 指位于北京天寿山的明十三陵之一。 《唐多令·寒食》注释详情»

题解

题解:《绝笔》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明朝灭亡的悲愤之情的词作。词中透露出作者对朱明王朝的忠诚和对国家沦亡的痛心疾首之情。

词的开头提到了明十三陵,这是朱明王朝的象征,也是作者对朱明王朝的忠诚的象征。然而,当清兵入侵十三陵之后,忠于朱明王朝的人无不痛心疾首、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作者在狱中听到这个消息后,含泪写下了这首被称作《绝笔》的词作。

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国家沦亡的愤怒。词的结句更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复兴明室的不可动摇的意愿。然而,疏星注解释说,作者填写这首词时已经对复国失去了希望,也失去了不可动摇的信念,这首词只是对故国沦亡和亲友凋零的哀叹。

整首词表达了作者的凄怨、悲愤之情,与国破家亡之前的作品明显不同,显示出作者词风在国破家亡后的转变。这首词通过抒发作者的情感,展现了明朝灭亡对于忠于朱明王朝的人们的巨大冲击和伤痛。 《唐多令·寒食》题解详情»

明代诗人陈子龙的照片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是明末的一位官员和文学家。他的初名是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他是汉族,出生在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陈子龙于崇祯十年(1637年)中进士,后来担任了绍兴推官和兵科给事中。然而,他的官职刚刚开始就因明朝的灭亡而结束。

清兵攻陷南京后,陈子龙与太湖地区的民众武装组织联络,积极参与抗清活动。然而,他们的努力最终失败,陈子龙被捕后选择投水殉国。

陈子龙是明末重要的作家,他的诗歌成就较高。他的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将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他擅长写七律、七言歌行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

此外,陈子龙还擅长写词,被誉为婉约词名家和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总结:陈子龙是明末的官员和文学家,他在抗清活动中表现出了坚定的民族气节。他的诗歌成就较高,被公认为“明诗殿军”,同时他也是明代第一词人。然而,他的生命在抗清失败后以投水殉国的方式结束。

猜您喜欢

午日观竞渡

明代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女二二圹志

明代 归有光

女二二生之年月戊戌戊午,其日又戊戌戊午。
余以为奇。
今年余在光福山中,二二不见余,辄常常呼余。
一日余自山中还,见长女能抱其妹,心甚喜。
及余出门,二二尚跃入余怀中也。
既到山数日,日将晡,余方读《尚书》,举首忽见家奴在前,惊问曰:“有事乎?”奴不即言,第言他事,徐却立曰:“二二今日四鼓时已死矣。
”盖生三百日而死,时为嘉靖己亥三月丁酉。
余既归,为棺敛,以某月日葬于城武公之墓。
呜呼!余自乙未以来多在外,吾女生既不知,而死又不及见,可哀也已!

先妣事略

明代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年十六年来归。
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
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
外曾祖讳明。
外祖讳行,太学生。
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
户内洒然。
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
周氏家有羊狗之痾。
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
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