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春游》原文赏析

  • zhōng
    qíng
    ·
    chūn
    yóu
  • [
    míng
    dài
    ]
    chén
    lóng
  • xiǎo
    táo
    zhī
    xià
    shì
    luó
    shàng
    dié
    fěn
    dǒu
    xiāng
    niǎn
    píng
    fāng
    cǎo
    bàn
    miàn
    nǎo
    hóng
    zhuāng
  • fēng
    zhà
    nuǎn
    chū
    cháng
    niǎo
    chuī
    yáng
    shuāng
    yàn
    wàn
    diǎn
    feī
    huā
    mǎn
    xié
    yáng

原文: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相关标签:婉约女子春游写景情怀诉衷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有人在桃树下试穿丝衣,蝴蝶在残余的花间飞舞。芳草被华美的车子辗平,花枝上,花落已半。
风变得薰暖,白天开始长起来,杨柳的枝条柔美细长。一双燕子在风中飞舞,杨柳絮飘飘扬扬,地上铺满了落日的余晖。

注释:诉衷情: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罗裳:织锦的裤裙。裳,下身的衣服,裙装。
蝶粉:指桃花初放,蕊粉末褪。斗:比试。遗香:指罗裳和少女身体散发出的清香。
玉轮:华贵的游车。
半面恼红妆:即“恼半面红妆”之倒装句。指因花瓣凋零而心生懊憾。半面:指凋残。红妆:指花瓣。
乍:开始。
袅(niǎo):细柔摇曳的形态。 《诉衷情·春游》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春游》是陈子龙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清人王士祯评价道:“大樽诸词,神韵天然,风味不尽,如瑶台仙子独立却扇时。”这首词以清新的格调与当时宫廷文人的满纸俗气的作品形成鲜明的对照,使晚明词坛顿放异彩。

陈子龙是明代晚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在当时宫廷文人的作品中,充斥着俗气和浮夸,而陈子龙的词作却展现出一种天然的神韵和独特的风味。他的词作如同瑶台上的仙子独立,扇动着时光的轻纱。

《春游》是陈子龙早年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春天的游玩场景。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活力。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日的花园中,感受到了春风拂面、花香弥漫的愉悦。

这首词的创作年代已不可考,但它的艺术价值却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认可。陈子龙的词作在晚明词坛上独树一帜,为后世的文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陈子龙的《春游》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清新脱俗的词风。这首词以其独特的神韵和风味,使晚明词坛焕发出异彩。尽管具体的创作年代已不详,但它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却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赞赏。 《诉衷情·春游》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围绕着春天的景象展开,分为上片和下片两部分。

上片描述了一个女孩子在春天换上新衣服的场景。她站在小桃树下试穿新衣,与桃花相映成趣。蝴蝶围绕着她飞舞,蝶翅上的粉末和女子身上的香泽相互竞争,展现出婉转曲折的意趣。这段描写中,蝴蝶象征着美丽,也暗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的化蝶情节。

下片则描绘了初春的景象。风渐渐变暖,白天变长,垂挂的柳枝上长出新绿,随风飘荡。这三句诗非常紧凑,通过观察几种事物,展现了初春的特点。接下来的三句诗则描绘了春天已经过去的景象。燕子在词中多次出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同时也暗示着春天的短暂。这段描写中,燕子的到来与斜阳的映衬,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整篇赏析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短暂。同时,通过蝴蝶和燕子的象征意义,也暗示了爱情的美好和脆弱。这篇赏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春天和爱情的赞美和思考。 《诉衷情·春游》赏析详情»

明代诗人陈子龙的照片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是明末的一位官员和文学家。他的初名是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他是汉族,出生在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陈子龙于崇祯十年(1637年)中进士,后来担任了绍兴推官和兵科给事中。然而,他的官职刚刚开始就因明朝的灭亡而结束。

清兵攻陷南京后,陈子龙与太湖地区的民众武装组织联络,积极参与抗清活动。然而,他们的努力最终失败,陈子龙被捕后选择投水殉国。

陈子龙是明末重要的作家,他的诗歌成就较高。他的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将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他擅长写七律、七言歌行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

此外,陈子龙还擅长写词,被誉为婉约词名家和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总结:陈子龙是明末的官员和文学家,他在抗清活动中表现出了坚定的民族气节。他的诗歌成就较高,被公认为“明诗殿军”,同时他也是明代第一词人。然而,他的生命在抗清失败后以投水殉国的方式结束。

猜您喜欢

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明代 赵时春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发老侵人。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唐多令·寒食

明代 陈子龙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午日观竞渡

明代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