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原文赏析

  • làng
    táo
    shā
    ·
    hǎi
    feī
    chén
    zhōng
    yǒu
  • [
    táng
    dài
    ]
    bái
  • hǎi
    feī
    chén
    zhōng
    yǒu
    shān
    tóu
    huà
    shí
    shí
  • shuí
    dào
    xiǎo
    láng
    pāo
    xiǎo
    chuán
    tóu
    huí

原文: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
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相关标签:爱情离别伤感浪淘沙

译文及注释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谁道小郎抛(抛:离弃)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海底飞尘:即沧海成尘。比喻人世短暂。
山头化石:古代传说,有女子送夫从役远方,立于山上望夫,化为石。此处借咏思妇。 《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以下是对内容的整理和补充注释:

1. 海底飞尘: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指沧海成尘,用来比喻人世间的生命是短暂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思考。

2. 山头化石:这是一个古代的传说,讲述了一个女子送别丈夫从远方役使归来时,她站在山头望着丈夫的方向,最终化为了一块石头。这里的描述是借用这个传说来表达作者对思念妻子的情感。

补充注释:

- 这两个词语都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 通过使用这些比喻,作者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 这些比喻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有趣。 《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注释详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照片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他的祖籍是太原,但在曾祖父时迁居下邽,后来在河南新郑出生。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被世人称为“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因此被称为“诗魔”和“诗王”。他的诗作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政治时事、爱情离别等各个方面。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感情,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曾担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等职位。然而,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享年74岁。他被葬于香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作。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总结起来,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泛涉及各个方面的题材,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他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最终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他的诗作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赏析。

猜您喜欢

浪淘沙

宋代 晏几道

高阁对横塘。新燕年光。柳花残梦隔潇湘。绿浦归帆看不见,还是斜阳。
一笑解愁肠,人会娥妆。藕丝衫袖郁金香。曳雪牵云留客醉,且伴春狂。

浪淘沙·金玉旧情怀

宋代 辛弃疾

金玉旧情怀。
风月追陪。
扁舟千里兴佳哉。
不似子猷行半路,却棹船回。
来岁菊花开。
记我清杯。
西风雁过瑱山台。
把似倩他书不到,好与同来。

浪淘沙·家在敬亭东

宋代 吴潜

家在敬亭东。
老桧苍枫。
浮生何必寄萍蓬。
得似满庭芳一曲,美酒千锺。
万事转头空。
聚散匆匆。
片帆稳挂晓来风。
别後平安真信息,付与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