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答友人》原文赏析

  • ·
    yǒu
    rén
  • [
    jìn
    xiàn
    dài
    ]
    máo
    dōng
  • jiǔ
    shān
    shàng
    bái
    yún
    feī
    chéng
    fēng
    xià
    cuì
    weī
  • bān
    zhú
    zhī
    qiān
    leì
    hóng
    xiá
    wàn
    duǒ
    bǎi
    chóng
  • dòng
    tíng
    yǒng
    lián
    tiān
    xuě
    cháng
    dǎo
    rén
    dòng
    shī
  • yīn
    zhī
    mèng
    liáo
    kuò
    róng
    guó
    jìn
    cháo
    huī

原文: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相关标签:赠友神话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九嶷山上空,白云飘飘,娥皇与女英乘着微风翩翩下山。她们的眼泪洒在青青野竹上,片片红霞若天风织成绚丽的衣衫。洞庭湖水波浩荡卷起白色的浪花,橘子洲唱起一曲感天动地的歌曲。我将因此而梦回祖国辽阔的河山,在芙蓉盛开的家乡朗照着清晨的光辉。

注释:帝子:指娥皇与女英。传说中,她们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
翠微:指青山。传说中九嶷山有娥皇峰与女英峰。
芙蓉国:指湖南省,五代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有“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长岛:今长沙的橘子洲。 《七律·答友人》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毛主席在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中首次发表的作品。这本诗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毛主席的一部重要诗词集。这首诗的发表时间和地点都具有特殊的背景意义。

在一九六三年,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他的诗词作品一直以来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影响力。这首诗的发表,正是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鼓舞人民的斗志,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出版机构之一,出版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和政治著作。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的《毛主席诗词》是其中一部重要的出版物。这本诗集的出版,不仅是对毛主席诗词创作的肯定和推崇,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毛主席的思想和理论。

这首诗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毛主席的诗词一直以来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政治内涵,能够深入人心,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这首诗的发表,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毛主席的崇敬和信仰,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之,这首诗的发表背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政治影响力。它不仅是毛主席诗词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文化事件。通过这首诗的发表,毛主席的思想和理论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七律·答友人》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九嶷山》是毛泽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仙女下山、仙女的音容面貌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家乡的深情赞美。

诗的开头,诗人以仙女下山的浪漫飘渺的图像作为引子,将神话传说中舜帝的两名妃子娥皇与女英与清风相依降临的情景与九嶷山葬舜之处联系起来。这种幻化的描写让人联想到《楚辞》中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的诗句,进一步增加了诗的神秘感和浪漫情调。

接着,诗人描绘了仙女的音容面貌,将仙女与杨开慧烈士的美丽身影相融合,使天上人间、神人合一,难以区分。斑竹上凝结的泪珠象征着诗人对杨开慧的哀思,红霞片片则象征着杨开慧的英灵。这种深沉的相思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的爱侣的刻骨铭心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来表达对家乡人民克服困难的期待和对困难的藐视。诗中提到的木芙蓉和“芙蓉国”也与古代湖南盛产木芙蓉的情景相呼应。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展望融入其中,表达了他对家乡和整个中国的美好愿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女下山、仙女的音容面貌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家乡的深情赞美。诗中运用了神话传说、古代诗词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七律·答友人》赏析详情»

猜您喜欢

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

宋代 苏轼

黄之侨人郭氏,每岁正月迎紫姑神。以箕为腹,箸为口,画灰盘中,为诗敏捷,立成。余往观之,神请余作《少年游》,乃以此戏之。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
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

天上谣

唐代 李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送陈章甫

唐代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