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原文赏析

  • shào
    nián
    yóu
    ·
    suàn
    lái
    hǎo
    jǐng
    zhī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suàn
    lái
    hǎo
    jǐng
    zhī
    weí
    yǒu
    qíng
    zhī
    xún
    cháng
    fēng
    yuè
    děng
    xián
    tán
    xiào
    chèng
    xiāng
  • shí
    nián
    qīng
    niǎo
    yīn
    chén
    duàn
    wǎng
    shì
    shèng
    gōu
    cán
    zhào
    bàn
    lián
    feī
    zǒng
    shì
    nǎo
    rén
    shí

原文: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相关标签:思念亡妻少年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只求你知道,只要懂得,因为有你,才是好景,才能称意,哪怕十年音尘绝,回想起来也只有彼时是美好的,否则就算一样月钩精巧、柳絮轻盈,也只是憔悴人看憔悴景,一发凄清。

注释:
这首词的词牌名得名于宋晏殊《珠玉词》中的“长似少年时”一句,别名《小阑干》、《玉腊梅枝》等。该词牌有多种体格,但都是双调。本首为其中一首,上下阕各五句,共十五句。上阕的一、二、五句和下阕的二、五句押平声韵。
斯:代词,意为“这”,表示语境中所指的事物。
寻常:普通,一般。风月:本指清风明月,后代指男女情爱。
称意:合乎心意。相宜:合适,符合。
青鸟: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
残照:指月亮的余晖。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康熙十三年,一位词人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的婚姻。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然而,婚后三年,卢氏不幸难产而去世。词人深感思念妻子,因此创作了这首词。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总结了整首词的主题,即爱情失败后的痛苦。词人通过描写热恋时的甜蜜幸福和离别的苦楚,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失去后的痛苦感受。词中运用了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爱情的复杂和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鉴赏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少年游(双调)

宋代 张先

红叶黄花秋又老,疏雨更西风。山重水远,云闲天淡,游子断肠中。
青楼薄幸何时见,细说与、这忡忡。念远离情,感时愁绪,应解与人同。

少年游·翠罗裙解缕金丝

宋代 陈允平

翠罗裙解缕金丝。
罗扇掩芳姿。
柳色凝寒,花情殢雨,生怕踏青迟。
碧纱窗外莺声嫩,春在海棠枝。
别後相思,许多憔悴,惟有落红知。

少年游(宫词拟梅溪)

宋代 周密

帘消宝篆卷宫罗。蜂蝶扑飞梭。一样东风,燕梁莺院,那处春多。
晓妆日日随香辇,多在牡丹坡。花深深处,柳阴阴处,一片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