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原文赏析

  • jīng
    zhōu
    zeí
    píng
    lín
    dòng
    tíng
    yán
    huái
    怀
    zuò
  • [
    táng
    dài
    ]
    bái
  • xiū
    shé
    héng
    dòng
    tíng
    tūn
    xiàng
    lín
    jiāng
    dǎo
  • chéng
    líng
    yán
    wén
    chǔ
    lǎo
  • shuǐ
    qióng
    sān
    miáo
    guó
    zhǎi
    sān
    xiāng
    dào
  • suì
    yàn
    tiān
    zhēng
    róng
    shí
    weī
    rén
    gǎo
  • guī
    yīn
    sāng
    luàn
    guó
    shāng
    huái
    怀
    bào
  • yǐng
    fāng
    qiū
    zhāng
    huá
    qīng
    dǎo
  • fēng
    beī
    yuán
    xiào
    luò
    hóng
    鸿
    feī
    zǎo
  • yǐn
    西
    shā
    yuè
    míng
    dōng
    chéng
    cǎo
  • guān
    wàng
    jué
    fēn
    xíng
    dāng
    sǎo
  • cháng
    jiào
    tiān
    wén
    jiāng
    wèn
    cāng
    hào

原文: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
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
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
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
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
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相关标签:战争现实愤懑爱国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洞庭湖畔,有一条巨蛇,它将大象一口吞下,吐出的象骨堆成了巴陵。这个传说是楚国的遗老告诉我的。三苗国位于水的尽头,三湘道旁水多土少。岁月峥嵘又到了年末,困境中的人显得多么苍老。战乱不止,我思归不得,远离家园,心中充满了伤感。郢都已经成了废墟,章华台早就倾倒。悲风中猿啼多么哀苦,叶落雁飞秋天来得太早。夕阳隐没在赤沙湖,明月照耀着东城的草地。望断关山河川,妖雾应该被清扫。我仰天长啸,老天你可知道?老天啊我在问你,你可知道?

注释:《通鉴》记载:乾元二年八月,襄州将康楚元、张嘉延起兵作乱,刺史王政逃到荆州。康楚元自称南楚霸王。九月,张嘉延攻破荆州,荆南节度使杜鸿渐放弃城池逃走,澧、朗、鄂、峡、归等州的官吏听闻消息后纷纷潜逃到山谷中。十一月,康楚元等人聚集了一万多人。商州刺史充荆、襄等道租庸使韦伦派兵讨伐,驻扎在邓境,招降投降者,并给予厚待,等待他们稍有怠慢时,进军攻击,生擒了康楚元,其余人溃散,缴获了他们掠夺的租庸二百万缗,荆、襄地区恢复了平静。

修蛇:长蛇、大蛇。《淮南子·本经训》中有记载:“尧乃使羿断修蛇于洞庭。”高诱的注解中解释:“修蛇,指的是大蛇。吞下大象三年后才吐出骨骼。”

巴陵:山的名字。《元和郡县图志》中有记载:“昔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堆成山状,因此称为巴陵。”

三苗:我国古代的部族名。《史记正义》中有记载:“三苗之国,左洞庭湖,右彭蠡湖。”即今湖南、江西一带。孔安国在《尚书传》中写道:“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在荒服之例,离京师二千五百里。”《通典》中也有记载:岳州古苍梧之野,也是三苗国的地方。青草、洞庭湖就在那里,两个湖相连,青草湖在南,洞庭湖在北。注解中解释道:现在的长沙、衡阳等地,都是古代三苗国的地方。

三湘:指的是今天湖南湘江流域。

《楚辞》中有句诗:“岁既晏兮孰华予。”王逸的注解中解释:“晏,晚也。”鲍照在《舞鹤赋》中写道:“岁峥嵘而愁暮。”李善的注解中解释:“《广雅》中说:峥嵘,高大的样子。岁将要结束,就像物体的高大一样。”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的深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爆发,整个国家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势。李白作为一位诗人,亲眼目睹着战乱的频繁发生,自己却无法北归,也无法改变现状。他对此感到非常伤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战乱迅速平息的渴望。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慨之情溢于言表。诗人通过描绘巴陵的神话故事和自己的心情处境,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和个人困境的忧虑和不满。

首先,诗人以巴陵的神话故事作为开头,将康楚元和张嘉延在荆州叛乱的行为比喻为修蛇吞象,形象地揭示了他们的凶残和作恶多端。这种比喻不仅突出了叛乱者的残暴,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的心情和处境。他流落在穷乡僻壤,时局危机四伏,气候阴寒,形容自己憔悴不堪。他渴望回家,但又被动乱所阻隔,感到无家可归,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

然后,诗人描绘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变化。荆州一带战乱纷扰,昔日繁华的章华台已经倒塌。秋风萧瑟,猿啸声声,落叶纷纷,鸿雁已经南飞。这些描写表现了社会的动荡和自然的变迁,与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忧伤相呼应。

最后,诗人描述了自己所处的地方,太阳已被赤沙湖吞没,而明月从东方升起,照亮了青草湖。诗人感叹天色已晚,山河逐渐望不见,希望荆州的贼乱能够一扫而光。他高声呼喊苍天,询问自己的呼叫声是否被听到。这种沉痛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动荡和个人遭遇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以巴陵的神话故事为引子,通过描绘自己的心情和处境,以及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个人困境的忧虑和不满。诗人的忧愤不平和感慨之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岳阳楼

唐代 李商隐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赠别从甥高五

唐代 李白

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
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
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
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
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
枥中骏马空,堂上醉人喧。
黄金久已罄,为报故交恩。
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
与尔共飘飖,云天各飞翻。
江水流或卷,此心难具论。
贫家羞好客,语拙觉辞繁。
三朝空错莫,对饭却惭冤。
自笑我非夫,生事多契阔。
蓄积万古愤,向谁得开豁?
天地一浮云,此身乃毫末。
忽见无端倪,太虚可包括。
去去何足道,临歧空复愁。
肝胆不楚越,山河亦衾裯。
云龙若相从,明主会见收。
成功解相访,溪水桃花流。

赠日本歌人

近现代 鲁迅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