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题华山图·五之五)》原文赏析

  • táo
    yuán
    rén
    huá
    shān
    ·
    zhī
  • [
    sòng
    dài
    ]
    yóu
  • zhōng
    yuán
    dāng
    sān
    chuān
    zhèn
    guān
    huí
    tóu
    weī
    jìn
    leì
    jìn
    liǎng
    zhēng
    zhèn
    wàng
    zhōng
    xìng
    yùn
    <
    b
    r
    /
    >
    qiū
    fēng
    shuāng
    mǎn
    qīng
    qīng
    bìn
    lǎo
    què
    xīn
    fēng
    yīng
    jùn
    yún
    wài
    huá
    shān
    qiān
    rèn
    jiù
    rén
    wèn

原文: 中原当日三川震。关辅回头煨烬。泪尽两河征镇。日望中兴运。
秋风霜满青青鬓。老却新丰英俊。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


相关标签:桃源忆故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回想起当年金人南侵,北宋灭亡,三川之地遭受金人的践踏,关中一带都被焚烧殆尽。抗金志士无不痛哭流涕,日夜期盼宋朝能够收复失地,振兴国家。多年过去,有志之士只能在凄凉的秋风中渐渐衰老,两鬓渐渐变白。可惜沦于敌手的千仞华山,依然难以回归。

注释:《桃源忆故人》:又名《虞美人》、《胡捣练》。这是一首诗的名字,可能是诗人用来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煨烬:即灰烬。指燃烧后的残余物。

新丰英俊:引用了王维的《观猎》诗中的诗句“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的意思。表示有才华的年轻人。 《桃源忆故人(题华山图·五之五)》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华山图》这幅画作进行了解读和评价。词人通过观赏华山图,联想到北宋丧权辱国的历史事件,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上片简练地概括了北宋所遭受的丧权辱国的大事。词人提到了1141年,宋高宗赵构听信秦桧的谗言,同意与金国求和,并割让了一些领土给金国。陕西大部分地区沦陷,华山也被胡人占据。这是对三川地区的奇耻大辱,使得雄关险岭失去了作用,关辅一词指的就是这一情况。而泪尽两河指的是1130年,金人攻陷南宋的两河地区,抗金志士们为此痛哭流涕。这些历史事件让词人感到悲愤,他将恢复中兴作为自己毕生事业。

下片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投降派当权,残酷迫害和打击主战派,词人也屡遭排挤,闲置在家,岁月蹉跎,青丝成霜。昔日的英雄,壮志消磨,而收复大业,仍然无人过问,沦于敌手的华山,依然难以回归。词人看到华山图,怎能不满腔激愤呢?

全篇表达了词人对宋室沦亡的悲叹和对收复失地的企盼,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麻木不仁的气愤和英雄失路的苦闷。这篇赏析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洋溢着献身报国的激情,是豪放词中的一支奇葩。 《桃源忆故人(题华山图·五之五)》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陆游的照片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是汉族。在他的少年时期,受到了家庭的爱国思想的熏陶。高宗时期,他参加了礼部试,但因为秦桧的干扰而被黜落。后来,孝宗时期,他获得了进士出身的荣誉。

陆游中年时期前往蜀地,投身于军旅生活,并且在宝章阁担任待制官职。晚年时,他选择退居到自己的家乡。陆游的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至今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了各种主题和情感。

陆游还著有多部著作,包括《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和《老学庵笔记》等。这些著作展示了他的学识广博和文学才华。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陆游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欣赏。

猜您喜欢

桃源忆故人·江天雪意云飞重

宋代 佚名

江天雪意云飞重。
却倚阑干初冻。
回傍小楼独拥。
尽日无人共。
墙梅未落春先纵。
欲寄一枝谁送。
月夜暗香浮动。
似作离人梦。

桃源忆故人 游姑苏台

清代 王贞仪

馆娃旧日沉歌舞。
开闾城边鼙鼓。
月冷宫梧几许。
夜夜啼乌苦。

桃源忆故人

宋代 朱敦儒

飘萧我是孤飞雁。不共红尘结怨。几度蓬莱清浅。侧翅曾傍看。
有时飞入西真院。许趁风光流转。玉蕊绿花开遍。可惜无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