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原文赏析

  • zuò
  • [
    míng
    dài
    ]
  • yǒu
    kaī
    qīng
    yǎn
    rén
    wèn
    luò
    huā
  • nuǎn
    fēng
    xūn
    cǎo
    liáng
    yuè
    zhào
    qíng
    shā
  • jiǔ
    fān
    mèng
    péng
    lái
    jiā
  • qín
    shū
    yóu
    weì
    zhěng
    zuò
    sòng
    cán
    xiá

原文: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


相关标签:抒情感慨孤寂

译文及注释

译文:当有客人来访时,我感到非常欣喜;而当无人关心时,我只能与落花对话。微醺如酒的春风轻抚着细细的草叶,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沙滩上。长期客居的生活总像是一场梦境,只有朋友来时才能不再思念故乡。一天已经过去,琴和书还未整理,我独自坐着送走残余的晚霞。

注释:青眼:指对人喜爱。凉月:秋月。整:整理。 《独坐》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是对李贽独居山林生活状态的描写和赏析。首联写的是他日常生活中的喜悦和寂寞。有客人来访时,他兴高采烈,欢喜无比;而无人来访时,他只能与落花对话,感受到寂寞之情。从诗的行文风格来看,“有客”和“无人”形成了对比,而写“开青眼”的短暂喜悦,正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问落花”的孤独。

实际上,李贽的独居生活中,来访者是极少的,更多的时候他是孤独一人。然而,这里的“客”并不是指任何来访者,而是指与李贽志同道合、思想统一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在李贽看来才能称之为“客”,否则他是不愿见的。在《高洁说》中,李贽对这一点有明确的解释。他说自己虽然住在龙湖,不锁门,但是即使有人来访,也不会长久相处。这是因为他终日闭门,渴望见到胜过自己的人;终年独坐,却又怀念不见知己的痛苦。从诗面上的“有客开青眼”也可以看出他对于大多数人的态度,像阮籍一样,对待礼俗之士,只是白眼相对。

“无人问落花”一句中,“落花”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时光的流逝。沈周因为儿子的离世而写了十首《落花诗》;林黛玉也有葬花的悲伤;王维细数落花,心有所感而独坐良久,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至于李贽是否真的“问落花”,并不重要,作者只是借用这个常见的意象来代表自己独处时的寂寞心情,或者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样,首联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伤感落寞的氛围。

颔联一句中,前半句描写了春天,后半句描写了秋天;前半句描写了白天,后半句描写了夜晚。通过四季的转换和昼夜的交替,表现了李贽终年独坐的状态。这两句没有使用常见的艺术手法,而是通过主观感觉将自然景致极端化,从正面或反面表现了内心的情感。用轻柔的笔触描绘了山间淡雅平和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李贽独居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他的孤独和寂寞。他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和心境。他只能与自然对话,与落花为伴,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寂寞的心情。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李贽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独坐》赏析详情»

猜您喜欢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唐代 李白

潮水定可信,天风难与期。
清晨西北转,薄暮东南吹。
以此难挂席,佳期益相思。
海月破圆景,菰蒋生绿池。
昨日北湖梅,初开未满枝。
今朝白门柳,夹道垂青丝。
岁物忽如此,我来定几时。
纷纷江上雪,草草客中悲。
明发新林浦,空吟谢脁诗。

纵笔三首·其二

宋代 苏轼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醉落魄·江天云薄

宋代 周紫芝

江天云薄,江头雪似杨花落。寒灯不管人离索。照得人来,真个睡不著。
归期已负梅花约,又还春动空飘泊。晓寒谁看伊梳掠。雪满西楼,人阑干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