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芳草·萧寺记梦》原文赏析

  • xún
    fāng
    cǎo
    ·
    xiāo
    mèng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zěn
    shēng
    guò
    mèng
    xiāng
    bàn
    chuāng
    yín
    báo
    chēn
    yáng
    xiào
    dào
    ruò
    shì
    nín
    liáng
    kěn
    lái
  • lái
    cōng
    cōng
    zhǔn
    dài
    xiǎo
    zhōng
    qiāo
    zhà
    weī
    rén
    shǎn
    dēng
    huā
    duò
    què
    duì
    zhù
    liú
    huǒ

原文: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相关标签:爱情约会抒情惆怅芳草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外寄居的夜晚该如何度过?梦中有她靠在窗边与我吟诗作对,她故意生气地说:如果你不是如此忧伤,你会来和我相聚吗?可惜来去匆匆,本来打算让你陪我到晨钟敲响的时候,但你刚刚依偎在我身边,一片灯花坠落,惊醒了我的梦,你已经不见了,只有寺院里的长明灯在闪烁。

注释:寻芳草:词牌名,又名《王孙信》,是一种双调五十二字的词牌,上片四句四仄韵,下片四句三仄韵。
萧寺:佛寺。相传梁武帝萧衍建造了佛寺,命萧子云书写了飞白大字“萧寺”。后来,人们就以萧寺来称呼佛寺。
怎生:怎样,怎么。
吟和:吟诗唱和。
薄嗔(chēn):佯笑,假装生气、故意生气。佯(yáng)笑:假装笑容。
恁(nèn):如此。
准拟:准备、打算。
晓钟敲破:晨钟敲醒,打破美梦。
乍:刚刚。灯花堕(duò):灯花坠落。灯花坠落:指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堕:坠落。
瑠璃火:此处指琉璃灯,即用角质透明的灯罩遮盖的灯火。 《寻芳草·萧寺记梦》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段文字描述了赵秀亭和冯统一合作创作的《饮水词笺校》的背景。根据他们从“薄嗔”和“偎人”这两个词语中推测,他们知道这首词是关于一个已故妻子的梦境。卢氏是这位妻子的姓氏,她去世后一年才被安葬。按照传统习俗,她的灵柩应该暂时放在寺庙里。根据副标题中的“肯来么”三个字,可以推断出这座寺庙的名字叫做“萧寺”,这是卢氏灵柩所在的庙宇。这首词是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七月之前创作的。 《寻芳草·萧寺记梦》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描述,词的内容主要描写了梦境中的重逢和分别。上片以客夜无聊为开头,描述了主人公进入梦乡后与妻子相会的情景。词中描写了夫妻久别重聚的神态,以及妻子对主人公的嗔怨和笑容,生动地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下片则描述了梦境的短暂和离别的情景。尽管他们希望能够延长这次相聚的时间,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分别。词中表达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他们紧紧依偎在一起,难以割舍。然而,当灯花一闪时,他们也掉进了黑暗的深潭。最后一句“却对着琉璃火”揭示了一切都是一场春梦,使人感到虚无和空幻。

整首词从梦中重逢到梦中分别,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词中的凄苦之情具有特殊的感染力,使人深思和回味。 《寻芳草·萧寺记梦》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贾客词

唐代 刘驾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
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宋代 苏轼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岁暮海上作

唐代 孟浩然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