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春天来了,垂杨摇艳在白云绿水之间,它那美丽的枝条随着春风飘扬,非常娇美。这里正值生机勃勃的春天,花儿争相开放,但是玉关边塞此时却是冰雪交加,美人每当想起这些,都会倍感惆怅。她独自凭依在金窗前,看着叶子渐渐变暖,烟雾缭绕,心中更加充满了无限的离愁。她面对这样的景象,常常会感到一种凄凉之感。真想攀折柳条,远远地寄到情郎所在的龙城前,让他明白她的一片相思。
注释:
摇艳:美丽的枝条随风飘扬。
年:时节。
长想:又作“长恨”。
龙庭:又叫龙城,是匈奴祭天、大会诸部之地。
《折杨柳》译文及注释详情»
《折杨柳》是一首乐府诗,原题为《横吹曲辞》。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因为触景生情而思念她在外征戍的丈夫。
诗中,女子折下了一枝垂柳,这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的象征。她用这枝垂柳代表自己,希望它能传达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将这枝垂柳放在窗前,期待着丈夫能够看到它,感受到她的思念。
诗中还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如繁花盛开、莺啼燕舞等,这些景象更加增强了女子的思念之情。她在这样美好的春天里,却无法与丈夫共享,这让她更加思念他的到来。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女子的行为,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情,也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总的来说,《折杨柳》是一首通过描绘春天景色和女子的行为来表达对征戍丈夫的思念之情的乐府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女子内心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对家庭团聚和战争的思考。
《折杨柳》简析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