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捉鞭:拿起马鞭。捉:抓、拿。
注:上马时不拿起马鞭,反而折断杨柳的枝条。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蹀座:偏义复词,取“座”义。蹀:行;座,同“坐”。长笛:指当时流行北方的羌笛。
注:行走中吹奏长笛,令行人感到忧愁。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注:内心忧愁不快乐,愿意成为你的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
擐:系,拴。
注:出入时系在你的臂膀上,行走时靠在你的膝盖旁。
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
羁:马笼头。
注:放马在两个泉泽之间,却忘不了马笼头的束缚。
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
逐:跟随。
注:背着鞍子跟随马奔跑,却看不到骑马的人。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孟津河:指孟津处的黄河。孟津:在河南孟县南。郁:树木茂密状。婆娑:盘旋舞动,此指杨柳随风摇曳的样子。
注:远远地看着孟津河,杨柳茂密地摇曳。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虏家儿:胡儿,古代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之贬称。
注:我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孩子,不懂汉族的歌曲。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注:健壮的人需要快马,快马需要健壮的人。
跸跋黄尘下,
注:跸跋:行走。黄尘:指黄土地区的尘土。下:往下、向下。
注:行走在黄土地区的尘土中,
《折杨柳歌辞五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捉鞭:拿起马鞭。捉:抓、拿。 (注:捉鞭指的是拿起马鞭的动作)
蹀座:偏义复词,取“座”义。蹀:行;座,同“坐”。 (注:蹀座指的是行走时坐下的动作)
长笛:指当时流行北方的羌笛。 (注:长笛是指北方流行的一种乐器,类似于羌笛)
擐:系,拴。 (注:擐指的是系上、拴上的动作)
羁:马笼头。 (注:羁指的是马的笼头,用来控制马的动作)
逐:跟随。 (注:逐指的是跟随、追随的意思)
孟津河:指孟津处的黄河。孟津:在河南孟县南。 (注:孟津河指的是位于河南孟县南的黄河)
郁:树木茂密状。 (注:郁指的是树木茂密、繁盛的状态)
婆娑:盘旋舞动,此指杨柳随风摇曳的样子。 (注:婆娑指的是盘旋舞动的样子,这里特指杨柳随风摇曳的样子)
虏家儿:胡儿,古代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之贬称。 (注:虏家儿是古代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
跸跋:快马飞奔时马蹄击地声。 (注:跸跋指的是快马飞奔时马蹄击地的声音)
黄尘:指快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 (注:黄尘指的是快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
别雄雌:分高低、决胜负。 (注:别雄雌指的是分出高低、决定胜负)
《折杨柳歌辞五首》注释详情»
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拼搏。这首诗通过描绘赛马场上的热烈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于胜利的渴望和对于奋斗的赞美。整篇赏析通过对每首诗的细致解读,揭示了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象,并对作者的背景和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这篇赏析全面而深入,对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折杨柳歌辞》具有很大的帮助。 《折杨柳歌辞五首》赏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