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有田有地的都是我的主人,无法无天的却是你的国民。
重庆当官的都是贪官污吏,延安得每一寸土地都黄金。
我们炸桥挖路是为了团结,夺地争城是为了革命斗争。
纵便哀鸿遍地血流满地,这无非是想拯救中国人民。
注释:
墨吏:指贪官污吏。
哀鸿:指悲鸣的鸿雁,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救苍生:指拯救中国人民。
《七律·忆重庆谈判》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1945年8月28日,当时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人从延安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在谈判期间,毛泽东会见了宋庆龄、冯玉祥、柳亚子等民主人士以及妇女界、民族工商业界的著名人士,还有一些外国友好人士。在这次会见中,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要求一首诗词,毛泽东便抄写了自己以前写的《沁园春·雪》给他。随后,毛泽东又吟成了这首《七律·忆重庆谈判》。
这个背景描绘了1945年重庆谈判的情景,毛泽东等人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这是为了解决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寻求国家和平统一的途径。在谈判期间,毛泽东不仅会见了国内的民主人士,还与外国友好人士进行了交流。柳亚子作为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向毛泽东请教诗词,毛泽东则抄写了自己的作品《沁园春·雪》给他。这显示了毛泽东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和他与柳亚子之间的交流。
在这个背景下,毛泽东又吟成了《七律·忆重庆谈判》这首诗。这首诗以忆述的方式,回顾了重庆谈判的经历和感受。通过诗歌的形式,毛泽东表达了对谈判的思考和对国家统一的期望。这首诗可能包含了对谈判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的思考,也可能表达了对谈判结果的期待和希望。
总之,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1945年重庆谈判的情景,以及毛泽东与柳亚子之间的交流。通过这个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毛泽东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以及他对国家统一的追求和期望。这个背景为《七律·忆重庆谈判》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信息。
《七律·忆重庆谈判》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诗的解读,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中国革命时期的社会现象和政治斗争的思考和观察。诗人通过几个对比的句子,揭示了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领导的延安的不同情况。
首先,诗人通过“有田有地皆吾主”一句,表达了全中国广大人民都是共产党的主人,工人、农民将当家作主,田地将收归国有的理念。这句话不仅仅是指有土地的人是共产党的主人,更是指全体中国人民都是共产党的主人。
接着,诗人转向批评蒋介石集团,指出他们无法无天,认为只有交出军队才有合法地位。而共产党则回应说,他们没有交出军队,所以没有合法地位,他们是“无法无天”的革命者。这里的“为民”指的是国民党政府的百姓。
诗人接着写道,“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这句话概括地描述了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不同情况。重庆的国民党官僚个个都是贪官污吏,而共产党领导的延安每一寸土地都是黄金。这里的黄金不仅指经济上的富饶,更指政治上的廉洁清明和社会的欣欣向荣。
接下来,诗人写道,“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这句话描述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斗争。人民军队通过炸桥挖路来团结全中国人民,解放他们;而夺地争城则是为了与反动派作斗争,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中国。
最后,诗人写道,“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句话表达了斗争是会流血的,中国的土地遍布哀鸿,血流遍地,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最终拯救中国人民,将他们从旧中国的困境中解救出来。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共产党人的信念和良心。
通过这首诗,诗人传达了他对中国革命时期社会现象和政治斗争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共产党人为了拯救中国人民而进行的斗争的决心和信念。
《七律·忆重庆谈判》赏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