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莫干山》原文赏析

  • jué
    ·
    gān
    shān
  • [
    jìn
    xiàn
    dài
    ]
    máo
    dōng
  • fān
    shēn
    jìn
    rén
    fáng
    huí
    shǒu
    fēng
    luán
    mǎng
    cāng
  • shí
    pán
    cái
    zǒu
    guò
    fēng
    chí
    yòu
    dào
    qián
    táng

原文: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翻身跳进了一辆有七个座位的卧车,回头看到身后的许多高耸的山峰已经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刚刚经过莫干山蜿蜒盘旋的山间公路,车速飞驰又到了杭州。

注释: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县西北,是浙北的避暑和休养胜地。相传春秋时吴国在此铸造了“莫邪”、“干将”两把剑,因此得名。
七人房:指诗人乘坐的可容纳七人的汽车。
峰峦:指大小尖锐的山。峰指大而尖的山,峦指小而坚的山。
莽苍:指郊野的颜色,远望时不太清晰。莽表示空旷无际,苍表示青绿色。
四十八盘:泛指莫干山蜿蜒盘旋的山间公路。
钱塘:现在杭州市的旧县名。 《七绝·莫干山》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1955年,当时的作者正在游历杭州。在他驱车回程的途中,他感到余兴未尽,于是再次口占了一首诗,表达了他轻松愉快的心情。这首诗和他同时期写的《看山》和《五云山》一样,都是在他游历杭州期间创作的作品。 《七绝·莫干山》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对莫干山的离别之情。诗人回首望去,莫干山的峰峦已经渐渐消失在苍茫的景色中,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迷离、模糊的感觉。诗人通过描写车窗外的景色变化,展示了时空的转换和行车速度的快速,同时也表达了对莫干山美景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以描写诗人乘车下山的经历为主线,通过描写诗人的动作和感受,展示了诗人对莫干山的深深喜爱和离别之情。诗人通过翻身进入车内和回首望去的动作,表现出他的心情欢愉和游兴未尽。而“回首峰峦入莽苍”一句,则通过描写莫干山的峰峦消失在苍茫景色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莫干山美景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写诗人的动作和感受,展示了诗人对莫干山的深深喜爱和离别之情。通过对时空转换和行车速度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他的视角,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心情和情感。整首诗以描写诗人乘车下山的经历为主线,通过描写诗人的动作和感受,展示了诗人对莫干山的深深喜爱和离别之情。通过翻身进入车内和回首望去的动作,表现出他的心情欢愉和游兴未尽。而“回首峰峦入莽苍”一句,则通过描写莫干山的峰峦消失在苍茫景色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莫干山美景的留恋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写诗人的动作和感受,展示了诗人对莫干山的深深喜爱和离别之情。通过对时空转换和行车速度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他的视角,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心情和情感。 《七绝·莫干山》赏析详情»

猜您喜欢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近现代 毛泽东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八连颂

近现代末当代初 毛泽东

好八连,天下传。
为什么?意志坚。
为人民,几十年。
拒腐蚀,永不沾。
因此叫,好八连。
解放军,要学习。
全军民,要自立。
不怕压,不怕迫。
不怕刀,不怕戟。
不怕鬼,不怕魅。
不怕帝,不怕贼。
奇儿女,如松柏。
上参天,傲霜雪。
纪律好,如坚壁。
军事好,如霹雳。
政治好,称第一。
思想好,能分析。
分析好,大有益。
益在哪?团结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蝶恋花·答李淑一

近现代末当代初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