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芭蕉》原文赏析

  • shū
    yǐng
    ·
    jiāo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xiāng
    lián
    juàn
    chù
    shèn
    cuì
    yǐng
    rào
    yán
    zhē
    zhù
    xiǎo
    chuī
    qún
    cháng
    bàn
    chūn
    yōng
    yǎn
    yìng
    xiù
    chuáng
    jīn
    fāng
    xīn
    shù
    hún
    nán
    zhǎn
    qīng
    leì
    guǒ
    nián
    chóu
    gēng
    shēn
    tīng
    kōng
    jiē
    mèng
    huí
  • zhèng
    shì
    qiū
    lái
    piān
    shēng
    shēng
    diǎn
    diǎn
    zhù
    rén
    nán
    xié
    beì
    chū
    hán
    宿
    jiǔ
    quán
    xǐng
    jiǎo
    suì
    luàn
    qióng
    shuāng
    chǔ
    西
    fēng
    luò
    jìn
    tíng
    hái
    shèng
    绿
    yīn
    xiǎng
    rén
    lòu
    zhé
    lái
    céng
    xiě
    duàn
    cháng

原文: 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相关标签:咏物怀人离愁疏影

译文及注释

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果、隔年愁聚。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湘帘:用湘妃竹编织的帘子。离披:摇动、晃动貌。春慵:以春天的到来而生懒散意绪。绣床金缕:绣床,装饰华丽的床。多指女子的睡床。金缕,指金属制成的穗状物,或谓金丝所织之物。此处指绣床上装饰得极其华美。芳心:花心。亦喻女子之情怀。空阶:空寂的台阶。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缬被:染有彩色花纹的丝被。乱蛩双杵:谓杂乱的蟋蟀声和交叠的砧杵声。蛩,蟋蟀之别称。玉人:美貌之女子。此为对所爱之人的爱称。 《疏影·芭蕉》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宽大,花白色,果实类香蕉,但不可食。古人有以其叶题诗者,如唐韦应物《闲居寄诸弟》:“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芭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叶子又长又宽,花是白色的,果实看起来像香蕉,但不能食用。古人有人会在芭蕉叶上题诗,比如唐代的韦应物在他的诗《闲居寄诸弟》中写道:“整天都在高斋里无所事事,只有在芭蕉叶上题诗。”)

湘帘:用湘妃竹编织的帘子。(湘帘是用湘妃竹编织而成的帘子。)

离披:摇动、晃动貌。(离披指的是摇动、晃动的样子。)

春慵:以春天的到来而生懒散意绪。(春慵指的是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感到懒散、无精打采。)

绣床金缕:绣床,装饰华丽的床。多指女子的睡床。金缕,指金属制成的穗状物,或谓金丝所织之物。此处指绣床上装饰得极其华美。(绣床是指装饰华丽的床,通常用来指女子的睡床。金缕是指用金属制成的穗状物,或者指用金丝织成的物品。在这里指的是绣床上装饰得非常华美。)

芳心:花心。亦喻女子之情怀。(芳心指的是花的心蕊,也用来比喻女子的情怀。)

空阶:空寂的台阶。(空阶指的是寂静无人的台阶。)

无据:谓无所依凭。宋谢懋《蓦山溪》:“飞云无据,化作冥蒙雨。”(无据指的是没有依靠、没有根据。宋代谢懋在他的诗《蓦山溪》中写道:“飞云无据,化作冥蒙雨。”)

缬被:染有彩色花纹的丝被。(缬被是指染有彩色花纹的丝织被子。)

乱蛩双杵:谓杂乱的蟋蟀声和交叠的砧杵声。蛩,蟋蟀之别称。(乱蛩双杵指的是混乱的蟋蟀声和交织在一起的砧杵声。蛩是蟋蟀的别称。)

玉人:美貌之女子。此为对所爱之人的爱称。(玉人指的是美貌的女子,这是对所爱之人的爱称。) 《疏影·芭蕉》注释详情»

简析

这篇文章是一篇简析,主要讲述了一首咏芭蕉的词,但其中寓托了对思念之人的情感。文章分为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述了芭蕉的形貌,通过描绘帘外摇动的翠影遮挡阳光,以及掩映在帘内的人和物,表达了芭蕉内心的悲伤和眼泪。这暗示了人们内心的忧愁聚集。最后,以空阶夜雨和无眠的梦回,烘托出了愁情。下片则侧重描写了对思念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描述雨打芭蕉的声音和蚤鸣杆捣的声音,表达了离别和怨恨之情。接着,以梧叶落尽,芭蕉依旧的情景,以及借叶题诗来寄托相思之情,抒发了离愁之意。整篇文章曲折迭宕,婉约细密。 《疏影·芭蕉》简析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疏影

宋代 吴潜

千门委玉。是个人富贵,才隔今宿。冒栋摧檐,都未商量,呼童且伴庭竹。千蹊万径行踪灭,渺不认、溪南溪北。问白鸥,此际谁来,短艇钓鱼翁独。
偏爱山茶雪里,放红艳数朵,衣素裳绿。兽炭金炉,羔酒金钟,正好笙歌华屋。敲冰煮茗风流衬,念不到、有人洄曲。但老农、欢笑相呼,麦被喜添全幅。

疏影 梅影,用红豆树馆韵

清代 易顺鼎

胎禽倦舞。
正几枝照水,寒意如许。
篱院黄昏,不是亏他,香来没个寻处。
情仙萼绿妆成夜,漫比到、世间眉妩。
只教伊、郑重华年,休让玉箫吹去。
到此全空色相,怕无多影事,也被春误。
和病和愁,成梦成烟,毕竟有何情趣。
缟衣人远扉空闭,剩茜雪、一痕飘暮。
看万山、寒月如潮,中有香魂欲语。

疏影(题宾月图)

宋代 张炎

雪空四野,照归心万里,千峰独立。身与天游,一洗襟怀,海镜倒涌秋白。相逢懒问盈亏事,但脉脉、此情无极。是几番、飞盖追随,桂底露衣香湿。
闲款楼台夜色。料水光未许,人世先得。影里分明,认得山河,一笑乱山横碧。乾坤许大须容我,浑忘了、醉乡犹客。待倩谁、招下清风,共结岁寒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