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昨天夜里在长沙痛饮沉醉而眠,今天拂晓就伴着湘江两岸的明媚春色远行。
注释:长沙一带现在被称为潭州。湘水指的是湘江。樯燕是指船桅上的燕子。贾傅是指西汉时的贾谊,因为他曾经担任长沙王太傅的官职,所以被称为贾傅。褚公指的是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绝伦表示他的书法无与伦比。名高指的是他们在各自时代都享有盛名,名声很大。回首表示回想,回忆。
《发潭州》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准备北归洛阳的情景。然而,由于时局动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杜甫只得以舟为家,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发潭州》一诗是杜甫在大历四年(769年)春离开潭州赴衡州时所作。这段背景描绘了杜甫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的流离失所和无奈的境遇,同时也展现了他在逆境中坚持写作的精神和才华。 《发潭州》创作背景详情»
人的心情。诗人提到了两位历史上的才人志士,他们都因为忠于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而被贬谪,与诗人的遭遇相似。这种共鸣使诗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沉沦和无奈。最后一联的用典手法也很巧妙,通过借古人以抒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以湘江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的离别和沉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中的悲凉氛围。同时,诗人借古人以抒怀,通过对历史上才人志士的遭遇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诗人通过借古人以抒怀的手法,使诗中的情感更加深刻和具体,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感受。整首诗以湘江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发潭州》赏析详情»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