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水调歌第一》原文赏析

  • shuǐ
    diào
  • [
    táng
    dài
    ]
    míng
  • píng
    shā
    luò
    huāng
    西
    lǒng
    shàng
    míng
    xīng
    gāo
  • shān
    chù
    kàn
    fēng
    huǒ
    zhuàng
    shì
    lián
    yíng
    hòu

原文: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相关标签:水调歌

译文及注释

译文:广阔的沙漠平展浩远,一片荒芜的景象,夕阳已在西方缓缓下落,陇山上闪烁的明星从高慢慢地降下。
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战士们的帐篷一个连一个准备着闻鼓而战。

注释:鼓鼙:亦作“ 鼓鞞 ”。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

补充汉字译文:广阔的沙漠平展浩远,一片荒芜的景象,夕阳已在西方缓缓下落,陇山上闪烁的明星从高慢慢地降下。
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战士们的帐篷一个连一个准备着闻鼓而战。

注释:鼓鼙(gǔ pí):亦作“ 鼓鞞 ”。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 《杂曲歌辞。水调歌第一》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在听到烽火警报后,立刻响起了激烈的战鼓声。“火声飞入四更天”,形容战鼓声如火焰般燃烧,传遍了整个夜晚。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紧张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军营中的紧急气氛。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军士们的赞美和鼓励。“四面楚歌声声苦”,形容军士们身处敌围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然而,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奋勇抵抗。“千夫所指皆是愚”,表达了诗人对军士们的敬佩之情,认为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不被外界的指责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描写黄昏至夜晚的过程,以及军情传递和军营的反应,展现了军士们在边境荒野上的坚守和勇敢。诗人通过对时间、环境和情景的描写,巧妙地营造出悠缓、突兀、紧迫和紧张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军士们的艰辛和英勇。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军士们的赞美和敬佩,展现了他们在边境守卫中的英雄形象。 《杂曲歌辞。水调歌第一》赏析详情»

猜您喜欢

水调歌/水调

宋代 苏轼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水调歌·庐山几千仞

宋代 林正大

庐山几千仞,屹立并长江。
杨澜左里,洪涛巨浪日舂撞。
风止雪消冰净,相与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
岩壑响松桧,巨石激流淙。
事幽寻,遗世俗,绝纷?。
幽花野草香满,时有鹤飞双。
羡子买田筑室,欲使浮岚暖翠,坐卧对轩窗。
我欲为君说,安得笔如杠。

水调歌·落日岘山下

宋代 林正大

落日岘山下,倒著接?回。
傍人笑问山翁,日日醉归来。
三万六千长日,一日杯倾三百,罍麴筑糟抬。
汉水鸭头绿,变酒入金罍。
白铜鞮,鸬鹚杓,鹦鹉杯。
轻车快马,凤笙龙管更相催。
自身清风明月,刚道不须钱买,对此玉山颓。
水自东流去,猿自夜声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