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美女在渭桥东采桑,春天正是养蚕的时候。这时,突然有个乘坐五马之车的太守疾驰经过此地,他的马装饰华美,还饰有金络。不知是哪家公子,前来调笑采桑女。采桑的人本是秦罗敷,她的美貌在整个都城里都是有名的。嫩绿的桑条映着她那洁白的纤纤细手,她正在都城的一角采桑。像太守那样的高官都调戏不动她,何况是秋胡那样的人呢。寒蝉喜爱碧草,鸣凤栖息在青翠的梧桐树上。她自己心中已经有中意之人,只怪旁人愚钝,不知道她已托心于人。只让他们从白天空等到日暮,停下车来空自踟蹰。
注释:
五马:汉代太守出行时乘坐五马之车,因此以“五马”为太守的代称。
秋胡:鲁秋胡成婚五日就赴陈做官,五年后回家,在路上看到一个采桑的妇人,秋胡调戏人家,许以千金,被严词拒绝。到家里才知道那个被自己调戏的采桑妇是自己的妻子。秋胡十分惭愧,他的妻子悲愤而投河自杀。
《陌上桑》译文及注释详情»
《陌上桑》是一首乐府《相和歌辞》旧题的诗歌。诗中讲述了一个关于秋胡戏妻的故事,并赞扬了罗敷的坚贞自洁。通过这个故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之情。
诗中的罗敷是一个秋胡的妻子,她的丈夫因战乱而离家,她独自一人守在家中。在她丈夫离去后的多年里,她始终保持着对丈夫的忠诚和纯洁。她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守身如玉,坚守着自己的婚姻誓言。
诗人通过描写罗敷的坚贞自洁,表达了对她的赞美和敬佩。他认为罗敷的行为是高尚的,她的忠诚和纯洁是值得称颂的。诗人将罗敷的故事与自己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相联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之情。
这首诗通过一个小故事,传达了作者对忠诚和纯洁的崇高评价。它不仅赞美了罗敷的品德,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这种忠诚精神在古代文化中被视为一种美德,它体现了人们对家庭、国家和君主的责任感和忠诚度。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种忠诚精神的推崇和赞美。
《陌上桑》简析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