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石桥上。我的心里真忧愁,你的身上没衣裳。
狐:狐狸。一说狐喻男性。绥绥:慢走貌。朱熹《诗集传》训为独行求匹貌。淇:卫国水名。淇水在今河南浚县东北。梁:河梁。河中垒石而成,可以过人,可用于拦鱼。之子:这个人,那个人。裳:下身的衣服。上曰衣,下曰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浅滩上。我的心里真忧愁,你没腰带不像样。
厉:水深及腰,可以涉过之处。一说通“濑”,指水边沙滩。带:束衣的带子。实指衣服。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河岸旁。我的心里真忧愁,你没衣服我心伤。
侧:水边。服:衣服。
《有狐》译文及注释详情»
狐狸独自慢慢地走着,走在淇水桥上。
我的心中充满了伤悲,它连一件衣裳都没有。
狐狸独自慢慢地走着,走在淇水浅滩上。
我的心中充满了伤悲,它连一条腰带也没有。
狐狸独自慢慢地走着,走在淇水岸边。
我的心中充满了伤悲,它连一件衣服都没有。
《有狐》译文二详情»
《卫风·有狐》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首名篇,其创作背景至今仍存在争议。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这首诗是一首言情之作。诗中,诗人以一位妇人的口吻,表达了她对心仪之人的爱慕之情。诗人借用了狐狸孤独行走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寻找到与自己相配的伴侣的渴望。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了她对爱情的热切期盼。
然而,也有人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女子担忧在外的丈夫没有御寒衣物而写的一首诗。在古代,丈夫外出时,妻子常常会为他准备御寒衣物,以保证他的身体健康。因此,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这位妇人对丈夫的关心和担忧的表达。
无论是哪种解读,这首诗都展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爱情和家庭的重视。无论是女子对于心仪之人的爱慕,还是妻子对于丈夫的关心,都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情感和家庭的珍视。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古代人们对于爱情和家庭的真挚情感,也让人们对于这些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有狐》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担忧和思念之情。诗中以狐狸的形象来比喻丈夫,通过狐狸在淇河水落石出的地方行走的景象,揭示了女主人公对丈夫没有御寒衣物的担忧。诗人通过反复强化和深入地表达,将担忧之情深深地刻画在诗中。
全诗共分为三章,每章只更换两个字,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巧妙地加强了诗中的情感表达。狐狸走在水浅的地方,湿了腿脚,女主人公由此想到丈夫还没有束紧衣裤的带子。狐狸走在河岸边,完全没有弄湿身上,她就想到丈夫还没有成身的衣服。当她看到狐狸从水落石出的地方一步步走到岸上来时,她就想到丈夫应该穿什么衣物,展现了她对丈夫冷暖的关心。从这个角度上说,这首诗是一首贤妇人惦念远方丈夫冷暖的佳作。
有人将这首诗解读为寡妇表白有心求偶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诗中将女主人公比喻为狐狸,显示了她的风姿和魅力。诗人通过诗歌揭露了她的心事,以狐狸来比喻她的美丽,以物喻人,别具风致。全诗三章皆用比喻的手法,通过比意的方式,表达了寡妇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担忧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寡妇表白有心求偶之情。诗中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鉴赏的情诗。
《有狐》鉴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