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原文赏析

  • fèng
    xīn
    shī
    èr
    shǒu
    liù
    yùn
  • [
    táng
    dài
    ]
    bái
  • yǐng
    rén
    qióng
    péng
    nán
    jiān
    yǐn
    shì
    pān
  • yán
    shù
    luó
    jiē
    xià
    jiāng
    yún
    zhù
    dòng
    jiān
    tiān
    shí
    qiū
    shān
  • qīng
    jǐng
    kān
    shǎng
    huáng
    ēn
    kěn
    fàng
    xián
    yáo
    zhī
    xìng
    weì
    beì
    zhào
    zhēng
    hái

原文: 箕颍人穷独,蓬壶路阻难。何如兼吏隐,复得事跻攀。
岩树罗阶下,江云贮栋间。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
清景徒堪赏,皇恩肯放闲。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征还。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照片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他的祖籍是太原,但在曾祖父时迁居下邽,后来在河南新郑出生。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被世人称为“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因此被称为“诗魔”和“诗王”。他的诗作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政治时事、爱情离别等各个方面。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感情,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曾担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等职位。然而,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享年74岁。他被葬于香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作。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总结起来,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泛涉及各个方面的题材,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他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最终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他的诗作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赏析。

猜您喜欢

闻天瑞堕淮水死

明代 王云凤

母立斜阳待子归,肩舆谁遣蹈危机。
巨卿不省归来梦,沾湿游魂未得飞。

李天瑞论事远谪冬月渡河冰陷而没

明代 王云凤

眷彼湖中岛,松柏在其端。
下有冢累累,行人伤心肝。
流光催人老,坐使彫朱颜。
朱门临广陌,大盖纷鸣銮。
珠帘映红烛,清宵歌未残。
高堂列钟鼓,胡为独幽閒。
志士怀百忧,十日不一欢。
所忧在何事,非为一身安。
志违身亦死,令人坐长叹。
不如饮美酒,与众共游般。
游般非吾志,去上首阳山。

岷山雨坐

明代 王云凤

一夜云生雨有馀,庭槐夜竹共清虚。
坐来俗客何曾到,独对青山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