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原文赏析

  • gǎn
    sháo
    yào
    huā
    zhèng
    shàng
    rén
  • [
    táng
    dài
    ]
    bái
  • jīn
    jiē
    qián
    hóng
    sháo
    yào
    huā
    lǎo
    huā
    xīn
    kaī
    shí
    jiě
    xiāng
  • luò
    hòu
    shǐ
    zhī
    huàn
    shēn
    kōng
    mén
    duō
    cán
    huā
    wèn
    shàng
    rén

原文: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开时不解比色相,
落后始知如幻身。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今天台阶前的红色芍药,有几朵花要凋落,又有几朵要开放呢?
开放的时候尚不领悟,还想要跟别的花比较谁更美。凋落的时候才知道此身只如幻相。
像这样离悟道还有多远呢?我想要拿着残败的花朵请教高僧。

注释:阶:台阶。
色相:亦作“ 色象 ”。佛教语。指万物的形貌。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译文:今天台阶前的红色芍药,有几朵花要凋落,又有几朵要开放呢?
开放的时候尚不领悟,还想要跟别的花比较谁更美。凋落的时候才知道此身只如幻相。
像这样离悟道还有多远呢?我想要拿着残败的花朵请教高僧。

注释:阶(jiē):台阶。
色相(sè xiàng):亦作“色象”。佛教语。指万物的形貌。 《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译文及注释详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照片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他的祖籍是太原,但在曾祖父时迁居下邽,后来在河南新郑出生。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被世人称为“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因此被称为“诗魔”和“诗王”。他的诗作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政治时事、爱情离别等各个方面。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感情,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曾担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等职位。然而,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享年74岁。他被葬于香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作。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总结起来,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泛涉及各个方面的题材,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他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最终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他的诗作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赏析。

猜您喜欢

甘州子 其一 田头杂写五首

近现代末当代初 许白凤

东皋游罢又西畴。
桥断处,只无舟。
牧童过渡会骑牛。
水面两三鸥。
如笑我,近路远浜兜。

甘州子 其二 田头杂写五首

近现代末当代初 许白凤

浓香阵阵稻花稠。
蜂几个,与同游。
不贪春色爱寻秋。
小树岸边头。
扶一把,跨国水田沟。

甘州子 其三 田头杂写五首

近现代末当代初 许白凤

农村八月最清幽。
双季稻,已丰收。
偶来子舍驻吟眸。
野老意绸缪。
相见语,多得几天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