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原文赏析

  • huàn
    shā
    ·
    yáng
    liǔ
    qiān
    tiáo
    sòng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yáng
    liǔ
    qiān
    tiáo
    sòng
    beǐ
    lái
    zhēng
    yàn
    jiù
    nán
    feī
    zhōng
    shuí
    huàn
    chūn
  • zhōng
    xián
    qíng
    guī
    luò
    zhào
    chūn
    yōu
    mèng
    zhú
    yóu
    xìn
    huí
    gāng
    dào
    bié
    duō
    shí

原文: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相关标签:思念写景抒情浣溪沙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杨柳依依的季节,我骑着骏马远行,春天北来的大雁都是去年去南方过冬的,只身在外,已经换了季节,有谁为我打点行装,替我换上春天的衣裳呢?
自古以来,闲情逸致只能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而我这一春幽梦,追逐着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刚刚寄走家书,只说自己离家太久。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三句,两平韵。
古北口:长城的重要关口,地势险峻,在今北京密云县境,为北京与东北往来的必经之路。
北来征雁:大雁每年春分节令前后从南方北归,以其前一年秋分时节由北南飞,故云北归雁为“旧南飞”。
春衣:春季穿的衣服,相对冬衣而言。
终古:往昔,自古以来。闲情:悠闲、清闲之情。落照:落日之光。杜牧《洛阳长句》:“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
幽梦:隐约的梦境。游丝:飘动着的蛛丝。晏殊《蝶恋花》:“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刚道:只说。 《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的春天。当时,纳兰性德作为康熙帝的随从,随同皇帝一同出关避暑。在途中,他被眼前的景色所感动,因此创作了这首词。 《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解读和分析。这首词以描写景物为开篇,通过描述杨柳和飞雁来展现春天的景色。同时,词人也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接下来的下片中,词人通过借景抒发情感,以落日和飘荡的蜘蛛丝来表达自己的苦闷和对束缚生活的厌倦。最后一句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爱人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坚定和忠诚。整首词真挚朴素,表达了词人对家乡和妻子的思念,以及对扈从生涯的厌倦。这样的情感表达让人动容,也让人愿意为他守候。 《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梁王阁(在碧鸡山下)

明代 机先

碧鸡飞去已千秋,闻说梁王曾此游。
洞口仙桃迎凤辇,岩前官柳系龙舟。
青山有恨人何在,白日无情水自流。
岂识当时歌舞地,寒烟漠漠锁荒丘。

寄石隐

明代 机先

古木积苍烟,空山夜悄然。
遥知崖上月,独照病中禅。

闻笛

明代 机先

夜声吹笛是谁家,独倚高楼月欲斜。
塞上春情无赖甚,那堪又听《落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