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lí)歌泪如雨。
横门:长安城北西侧之第一门也。后泛指京门。骊歌:告别之歌,是《骊驹歌》的省称。
君行四月草萋(qī)萋,柳花桃花半委(wěi)泥。
草萋萋:草茂盛生长也;半委泥:花落不可收也。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tuò)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落拓:穷困失,景况零落。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jīng)江水。
无由:犹无因,无所因依。荆江:长江自湖北枝江至湖南岳阳一段的别称,这里指在湖南岳阳之一段。康熙十七年秋着了正平吴三桂叛乱。溅荆江水:即以热血萨荆江,驰骋疆场杀敌也。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bà)。
王霸:战国时儒家称,以仁义治天下者为王道,以武力结诸侯者为霸道。王霸,乃天下之头等大事也。
君今偃(yǎn)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
横门:长安城北西侧的第一座城门,后来泛指京城的城门。
骊歌:一首告别之歌,是《骊驹歌》的简称。
草萋萋:草木茂盛生长的样子。
半委泥:花朵凋谢后无法收拾。
落拓:形容境况困顿,一蹶不振。
无由:没有原因,没有依据。
荆江:长江在湖南岳阳一段的别称。
康熙十七年秋着了正平吴三桂叛乱:指康熙十七年秋天,正平(今四川广元)发生了吴三桂的叛乱。
溅荆江水:比喻以热血洒在荆江,奔赴战场杀敌。
王霸:战国时期儒家的称呼,指以仁义治理天下的为王道,以武力统一诸侯的为霸道。王霸是天下最重要的大事。
偃仰:安然无忧地生活。
九龙:旧时称有才名的九个兄弟为九龙。这里指荪友回乡后与兄弟们友爱相处。
《送荪友》注释详情»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