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十二首·天门泉》原文赏析

  • sōng
    shān
    shí
    èr
    shǒu
    ·
    tiān
    mén
    quán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yān
    xiá
    tiān
    mén
    shēn
    líng
    quán
    yán
    <
    b
    r
    >
    yún
    shī
    湿
    hào
    hán
    shí
    lǎo
    lín
    <
    b
    r
    >
    cháng
    sōng
    zàn
    xiū
    zuò
    zhuó
    fán
    xīn

原文: 烟霞天门深,灵泉吐岩侧。
云湿颢气寒,石老林腴碧。
长松暂休坐,一酌烦心涤。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

宋代 释了惠

无柄锄头,无根松树。
万古风规,一肩荷负。
至今夜夜黄梅雨。

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

宋代 释了惠

夯担不担柴,通经不识字。
新州路上人,中书堂裹事。
三更月照东禅寺。

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

宋代 释了惠

恨杀老头陀,山移恨不磨。
吾今担头重,为汝种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