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化寺见元九刘三十二题名处》原文赏析

  • gǎn
    huà
    jiàn
    yuán
    jiǔ
    liú
    sān
    shí
    èr
    míng
    chù
  • [
    táng
    dài
    ]
    bái
  • weī
    zhī
    zhé
    qiān
    tài
    bái
    lái
    shí
    nián
    <
    b
    r
    >
    jīn
    jiàn
    míng
    jiàn
    miàn
    chén
    shàng
    chuāng
    qián

原文: 微之谪去千余里,太白无来十一年。
今日见名如见面,尘埃壁上破窗前。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照片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他的祖籍是太原,但在曾祖父时迁居下邽,后来在河南新郑出生。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被世人称为“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因此被称为“诗魔”和“诗王”。他的诗作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政治时事、爱情离别等各个方面。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感情,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曾担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等职位。然而,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享年74岁。他被葬于香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作。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总结起来,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泛涉及各个方面的题材,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他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最终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他的诗作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赏析。

猜您喜欢

鸟窠和尚赞

唐代 白居易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
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

留别卓民表

宋代 朱松

末俗纷纷事不情,天涯怀抱向谁倾。
漂流空度三秋日,邂逅来逢四海兄。
剪烛西窗惊睡(郑本作晓)梦,对床夜雨话平生。
滔滔世路方同骛,何日相期问耦耕。

月下

宋代 朱松

幽独不自得,出门谁适从。
滔滔我不即,踽踽世宁容。
吾道固应尔,何人此意同。
唯馀穿户月,照我一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