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忆梁汾》原文赏析

  • qīng
    píng
    liáng
    fén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cái
    tīng
    biàn
    便
    jiào
    qiū
  • rào
    qióng
    rén
    yǒu
    mèng
    zhuàn
    chóu
  • luàn
    shān
    qiān
    dié
    héng
    jiāng
    jūn
    yóu
    juàn
    fāng
  • zhī
    fǒu
    xiǎo
    chuāng
    hóng
    zhú
  • zhào
    rén
    liáng

原文: 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
绕砌蛩螀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
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
知否小窗红烛。
照人此夜凄凉。


相关标签:清平乐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登鼓山寺

明代 郑阎

冠盖临清境,攀跻契夙心。
悬崖宜远望,邃谷恣幽寻。
石径苍苔合,珠林古木阴。
断烟行处湿,落叶坐来深。
秋色连云暝,钟声与日沈。
不知沧海外,谁伴羽仙吟。

清泠台

明代 郑阎

高台临绝顶,我辈此时过。
落景空山满,秋声晚树多。
宿云依涧集,野鸟向人歌。
薄暮归城市,尘氛奈若何。

题东山草堂

明代 郑阎

山中幽人爱幽独,远搆茅庐傍崖石。
云边静掩半窗閒,帘外长凝数峰碧。
佳致应知胜辋川,石桥花竹漫相连。
閒心久已狎鱼鸟,落日更听鸣风泉。
别后君还几回首,茂陵仙客深知久。
兴来笔下自纵横,却扫云山系君肘。
予亦常留栖遁怀,见此令人心孔开。
何当拂袖同归去,与汝日醉眠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