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出生于宣城(今属安徽),是唐代著名诗人。后来他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成为当地的郡望。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他考中了进士。在肃宗至德中,他担任官监察御史,后来又被任命为苏州长洲县尉。在代宗大历中,他担任转运使判官,之后又被任命为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然而,他因为直率而得罪了上级,两次被贬谪。在德宗建中年间,他最终担任随州刺史,因此被世人称为刘随州。刘长卿的诗才卓越,作品充满了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被誉为唐代诗坛的佳作。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被广泛传颂。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而被称为刘随州。他出生于宣城(今属安徽),祖籍河间(今属河北),后迁居洛阳。关于他的籍贯有不同的说法,但大多数学者认同他是宣城人。刘长卿的生卒年至今没有确切的考证,有不同的观点。他的诗集《刘随州集》被收录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记载了他的诗作。刘长卿的诗作表达了他对洛阳的深情和对家乡的思念,显示出他对洛阳的留恋之情。他的诗作没有被《旧唐书》和《新唐书》收录,因此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了解有限。
据闻一多的观点,刘长卿的生年可能是公元709年,而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至于他的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的统治。
刘长卿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登上了进士榜。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在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才登上进士榜,但是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他没有揭榜。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为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县尉。不久之后,他被诬陷入狱,但在大赦之后获释。
758年,刘长卿被摄(代理)为海盐令。
760年春,他被贬为潘州南巴尉(今广东电白),但实际上并没有到南巴任职。
761年秋,他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并在江浙一带居住。这时,江南刚刚经历了刘展之乱,原本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以后,刘长卿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由于他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
刘长卿的诗作以咏史抒怀为主题,表达了他对时代动荡和个人遭遇的思考和感慨。他的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被誉为唐代诗坛的佳作。他的诗作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和欣赏的对象。
刘长卿的生平事迹虽然不甚明了,但他的诗作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家乡和时代的思考和感慨,展现了他对洛阳的深情和对家乡的思念。刘长卿的诗作被广泛传颂,成为唐代文学的瑰宝。
刘长卿生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