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洵美

邓洵美,字号不详,出生于连州(今属广东省)。他在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或五代后汉乾祐元年(948)参加科举考试,成为王溥榜进士第三人。与他同榜的还有李昉、孟宾于等人。
邓洵美及第后被任命为湖南节度使周行逢的幕府巡官。然而,周行逢并没有重用他,只是看重他的名气而已。李昉曾私下南来与邓洵美相会,两人是多年未见的好友,相见之后感慨万千。他们相谈了整整一天,以诗歌和歌唱表达彼此的情感。
然而,周行逢对邓洵美与李昉的相会心生疑虑,怀疑他们有不轨之事。于是,他派人假扮山贼,潜入邓洵美的住处,将他杀害。邓洵美因此丧生。 邓洵美的诗词>>

潘佑

潘佑,字不详,出生年份不详,约卒于宋太祖开宝八年以前不久,享年三十六岁。他是幽州人,后迁居金陵。在唐朝时期,他曾担任虞部员外郎和内史舍人等官职。
在南唐时期,潘佑致力于挽救危难时局,他借鉴了《周礼》这一古代经典,试图通过变法来改革。尽管他的变法尝试很快失败了,但他的变法思路却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李觏和王安石的相关作品的研究,可以证明潘佑的变法对他们的学术思想产生了影响。王安石的变法可以被看作是晚唐以来南方文化的一个合理发展,其中包括了潘佑和李觏的思想。 潘佑的诗词>>

昙域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昙域的整理补充:
昙域是五代时期前蜀的僧人,出生于前蜀地区。他是贯休的弟子,同时也是申天师的门人。昙域擅长小篆,他学习了李阳冰的技艺。此外,他还擅长草书,受到了张旭的书法风格的影响,与僧晓高一起被人们称为书法界的佼佼者。
关于昙域的更多信息可以在《十国春秋》和《书史会要》这两本书中找到。这些书籍可能包含了关于昙域的生平事迹、成就和其他相关信息。其中《十国春秋》是一部记载了五代十国历史的重要著作,而《书史会要》则是一本关于书法史的重要参考书。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昙域的生平和他在书法领域的贡献。
关于昙域的生卒年份以及其他详细信息,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查找相关资料。 昙域的诗词>>

李徵古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徵古的整理补充:
李徵古是袁州宜春人,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不详。他在南唐升元末举进士第,后来担任官职,成为枢密副使。然而,由于与宋齐丘党派有关,李徵古被赐死。他留下了一首诗,具体内容不详。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提供的信息有限,以上整理补充仅基于提供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 李徵古的诗词>>

高越

高越,字冲远(一作仲远),是五代时期的幽州人。他举进士科,后来仕于南唐朝廷。在南唐时,他历任军事判官、中书舍人等职务。在李煜时期,他被任命为勤政殿学士,后来又兼任左谏议大夫兼户部侍郎。高越去世后,被追谥为穆。他以其精湛的词赋才华而闻名于江南地区。他的性格淡泊,与隐士陈曙交好。他对佛教也很感兴趣,著有《舍利塔记》一书。关于高越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时间,目前没有相关资料提供。 高越的诗词>>

夏宝松

夏宝松是五代时期的诗人,出生在庐陵吉阳。他年少时隐居在庐山,专心学习诗歌。他与刘洞一起被誉为有诗名的诗人,其中他的《宿江城》诗尤为人们所称道,因此被称为“夏江城”。夏宝松性格贪婪,经常接受门人的私下贿赂。 夏宝松的诗词>>

吴涵虚

吴涵虚,字含灵,出生于江西(今江西省),是五代时期的道士。他曾在南岳居住了六七年的时间。吴涵虚喜欢睡觉,有时能连续十天不吃不喝,因此被俗称为吴猱。他素来不擅长文学,但偶尔会创作一些诗歌,而且非常奇特绝妙。后来,在唐朝末帝清泰年间,吴涵虚去世,传说他羽化升仙。也有传闻说在后汉乾祐年间,有人在嵩山上见到过他。关于吴涵虚的事迹可以在《诗话总龟》卷四六中引用《郡阁雅谈》中找到。《全唐诗》中还收录了他的一首诗。 吴涵虚的诗词>>

刘坦

刘坦(?─?),字号、籍贯不详。根据史料记载,他在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的戊午科中获得状元的称号。他曾担任淮扬李重进的书记,据说他嗜酒。
有一次,李重进命令酒库的管理人员,只要刘坦有客人,无论需要多少酒,都要供给他。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管酒库的官吏非常吝啬,每次领酒都很难。刘坦对此非常气愤,于是在官厅墙上大书一绝。
关于刘坦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目前的史料中没有详细记载,因此无法提供更多信息。 刘坦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