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

李珣(855?-930?)是五代时期的词人,字德润,他的祖先是波斯人。他居住在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大约在唐昭宗乾宁年间活动。尽管他的名气不大,但他的诗句常常令人动容。他的妹妹舜弦是王衍的昭仪,他曾经以秀才的身份预备参加贡试。此外,他还通晓医理,兼卖香药,这表明他仍然保留着波斯人的身份特色。蜀国灭亡后,他也没有投身于政治事业。李珣著有《琼瑶集》,但已经失传,现存有他的词作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其中多是表达感慨之情的作品。 李珣的诗词>>

祖可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
苏正平,约公元11世纪出生,丹阳人,是苏庠的弟弟。苏庠是澧州人,与祖可里居不同,具体原因不详。关于苏正平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但大约在宋徽宗崇宁初期前后在世。
苏正平居住在庐山,与善权一起学习诗歌。他的诗歌气骨高迈,但同时也患有癞病,因此被人称为“癞可”。他与陈师道、谢逸等人结成江西诗社。苏正平的祖父祖可著有《瀑泉集》十三卷,此外还有《文献通考》和《东溪集传》等作品流传至今。
吴曾曾称赞苏正平的诗歌,特别是他的长短句写作技巧尤为出色。 祖可的诗词>>

鲍防

鲍防(722年--790年),字子慎,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他是唐朝的一位官员和诗人。
在天宝十二年(753年),鲍防考中进士科,并历任节度使府僚属。大历五年(770年),他被召入朝廷担任方员外郎。之后,他又被召入朝廷担任御史大夫,并历任福建、江西观察使。随后,他被再次召入朝廷,授任左散骑常侍。他还跟随唐德宗李适到奉天,升任礼部侍郎,并被封为东海郡公。
贞元元年(785年),鲍防主持策试贤良方正科。然而,他后来不得志,最终在享年六十九岁时去世。他被追赠太子少保,并被谥号为宣。 鲍防的诗词>>

王涯

王涯(764~835)是唐代的一位学者和政治家,字广津,太原人。他大约出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去世于文宗太和九年,享年约七十余岁。
王涯博学多才,擅长文学。他的才华被梁肃所赏识,被推荐给陆贽。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他考中进士,并且在考试中展现了出色的辞章才能。之后,他被调任为蓝田尉。经过一段时间,他被任命为左拾遗,成为翰林学士,并晋升为起居舍人。
在元和年间,王涯历任多个官职,包括中书侍郎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即位后,他被派往剑南和东川担任节度使。在文宗时期,他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代替王播负责管理盐铁事务。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重了税收以增加财政收入,但这导致了民生的困境。 王涯的诗词>>

毛文锡

毛文锡,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出生地为高阳(今属河北),也有一说为南阳(今属河南)。年仅十四岁时,他便考中进士。后来他前往蜀地,跟随王建,并担任翰林学士承旨的官职。他还升任文思殿大学士和司徒。然而,蜀国灭亡后,他随王衍归降唐朝。不久之后,他再次投靠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一起以小词受到孟昶的赏识。他在《花间集》中被称为毛司徒。他著有《前蜀纪事》和《茶谱》,并留下了32首词作品。现在有王国维编辑的《毛司徒词》一卷。关于毛文锡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提供。 毛文锡的诗词>>

和凝

和凝(898-955年),字成绩,是五代时期的文学家和法医学家。他出生在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从小就显示出聪明好学的特点。十七岁时举明经,十九岁时在梁贞明二年(916年)考取进士。他擅长文学,尤其擅长创作短歌艳曲。后来在后唐时期担任中书舍人和工部侍郎的职位。在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他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来他进入后汉朝,被封为鲁国公。在后周时期,他被追赠为侍中。他曾经处理过许多古今史传中的疑狱、冤枉案件,并将其整理成《疑狱集》两卷(951年)。他的儿子和(山蒙)后来又增订了两卷,使得《疑狱集》总共有四卷。 和凝的诗词>>

顾敻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
顾敻(约公元九二八年前后在世)是唐朝时期的文人,字里,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无法确定。据推测,他大约在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也就是公元916年左右。他最初是作为小臣在内庭供职,后来被提升为茂州刺史。
后来,蜀国建立后,顾敻继续在蜀国事务中任职,逐渐升至太尉的官职。他的性格幽默风趣,喜欢开玩笑。在前蜀时期,他看到武官们多以拳勇为主,于是创作了一首武举谍,用以讽刺他们,一时间广为传颂,成为人们的笑柄。
顾敻擅长写词,他的作品风格有些类似于温庭筠。现存下来的他的词有55首,可以在《花间集》和《唐五代词》中找到。然而,除了这些信息外,关于顾敻的更多细节,包括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还无法得知。 顾敻的诗词>>

毛熙震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信息:
姓名:毛熙震
字号:不详
出生年份:约公元九四七年前后
死亡年份:不详
籍贯:蜀人
活动时期: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
职务:后蜀秘书监
特点:
1. 毛熙震擅长写词,现存二十九首词作品。
2. 他的词作辞藻华丽。
需要补充的信息:
1. 毛熙震的具体出生和死亡年份。
2. 毛熙震的字号。
3. 毛熙震的词作品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4. 毛熙震在后蜀秘书监的任职情况和贡献。
5. 毛熙震在后蜀秘书监以外的其他活动或成就。 毛熙震的诗词>>

杨玢

杨玢,字靖夫,是五代时期虢州弘农人。他是杨虞卿的曾孙。他曾仕于前蜀王建朝,依附于宰相张格,历任官至礼部尚书。在光天元年,王衍继位后,张格被贬到茂州,杨玢也因此被牵连贬到荥经尉。乾德中,他被迁为太常少卿。咸康元年,他晋升为吏部尚书。前蜀灭亡后,他归附后唐,担任给事中,并充任集贤殿学士。后来因为年老,他被授予工部尚书的职位并致仕,退居在长安的故居。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文中并未提及。 杨玢的诗词>>

牛希济

牛希济(872?~?)是五代时期的词人,出生于陇西(今甘肃)。他是词人牛峤的侄子,早年就以文才闻名。由于当时社会动荡,牛希济流亡到蜀地,并依靠牛峤的帮助生活。后来,他得到了前蜀主王建的赏识,被任命为起居郎。在前蜀后主王衍统治时期,牛希济先后担任翰林学士和御史中丞等官职。后来,他随着前蜀主降服于后唐,被明宗封为雍州节度副使。关于牛希济的死亡情况,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 牛希济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