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涯(764~835)是唐代的一位学者和政治家,字广津,太原人。他大约出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去世于文宗太和九年,享年约七十余岁。
王涯博学多才,擅长文学。他的才华被梁肃所赏识,被推荐给陆贽。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他考中进士,并且在考试中展现了出色的辞章才能。之后,他被调任为蓝田尉。经过一段时间,他被任命为左拾遗,成为翰林学士,并晋升为起居舍人。
在元和年间,王涯历任多个官职,包括中书侍郎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即位后,他被派往剑南和东川担任节度使。在文宗时期,他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代替王播负责管理盐铁事务。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重了税收以增加财政收入,但这导致了民生的困境。
王涯的诗词>>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
顾敻(约公元九二八年前后在世)是唐朝时期的文人,字里,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无法确定。据推测,他大约在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也就是公元916年左右。他最初是作为小臣在内庭供职,后来被提升为茂州刺史。
后来,蜀国建立后,顾敻继续在蜀国事务中任职,逐渐升至太尉的官职。他的性格幽默风趣,喜欢开玩笑。在前蜀时期,他看到武官们多以拳勇为主,于是创作了一首武举谍,用以讽刺他们,一时间广为传颂,成为人们的笑柄。
顾敻擅长写词,他的作品风格有些类似于温庭筠。现存下来的他的词有55首,可以在《花间集》和《唐五代词》中找到。然而,除了这些信息外,关于顾敻的更多细节,包括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还无法得知。
顾敻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