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羽

根据提供的内容,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
李羽生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不详。他是庐州(今安徽合肥)人,生活在南唐时期。据记载,他曾经向江淮郡守献诗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得到了郡守的赞赏。后来,他被郡守举荐,成功考取了进士资格,当时他已经五十岁了。关于他的事迹,可以在《南唐近事》(见《诗话总龟》卷一)中找到一些零散的记载。《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一首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李羽生的生平资料有限,关于他的详细情况和其他作品的信息可能无法得知。 李羽的诗词>>

邵拙

邵拙是五代宋初宣城人,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不详。他性格孤峭不挠,博通经史。然而,他嗜酒,偶尔沉迷过度,后来决定戒酒。邵拙自南唐入宋后,曾应制科,但未能参加考试就去世了。他留下了一部名为《庐岳集》的作品。 邵拙的诗词>>

李邺

李邺(?-927)是后唐时期的一位官吏,出生于魏州(今河北省邢台市)。关于他的早年生平和具体出生日期等信息目前尚不清楚。
李邺在后唐时期担任官吏,具体担任何职位以及他在官场中的表现和成就等细节也没有详细记载。然而,可以确定的是他在后唐末年的政治动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由李克用建立,李存勖继位。然而,后唐政权在李存勖去世后陷入内外交困,国力逐渐衰弱。李邺作为一位官吏,可能在这个时期参与了政治斗争和政权运作。
927年,后唐政权被后晋所灭,这标志着后唐的结束。关于李邺在这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和他的去世日期等信息也没有详细记载。
总结起来,李邺是后唐时期的一位官吏,出生于魏州。他在后唐政权的末年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关于他的具体职位、成就以及出生和死亡日期等细节目前尚不清楚。 李邺的诗词>>

罗绍威

罗绍威(877年-910年),字端已,是唐末五代时期的军阀。他出生于877年,出生地为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他是魏博节度使罗弘信的儿子。
在888年,罗绍威被任命为魏博节度副使。十年后的898年,他继任节度使,并在之后升任检校太傅、兼侍中、长沙郡王。
在904年,罗绍威因为他在营建洛阳太庙方面的贡献,被加封为检校太尉,进封邺王。随后的一年,他在宣武节度使朱温的帮助下,成功诛杀了魏博牙兵,终结了延续了两百年的牙兵之患。然而,他自己也因此受到了重伤,只得依附于朱温。
后来,梁朝建立后,罗绍威被加封为守太傅、兼中书令,并深受梁太祖朱温的信任。
然而,罗绍威在910年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四岁,他在镇守魏博节度使职位上已经有十七年之久。他被追赠为尚书令,并被谥号为贞庄。 罗绍威的诗词>>

孙琏

孙琏,南安大庾人,字器之。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但对书籍非常痴迷,喜欢吟诗。他一生都没有从事官职,而是靠耕种和纺织为生。最终,他活到了100岁高龄,享有长寿。 孙琏的诗词>>

刘昫

刘昫(887年—946年),字耀远,中国五代时涿州归义(今属河北)人,是一位后晋政治家。他在后唐庄宗时期担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的职位。后来,他在后晋时升至司空、平章事的官职。
在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刘昫被招撰《唐书》(《旧唐书》)200卷。然而,实际上这部书是由赵莹等人所作。《唐书》是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重要著作,对后世研究唐朝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于刘昫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他出生于887年,去世于946年。他出生在涿州归义,这个地方现在属于河北省。刘昫在政治上有着较高的地位,曾在后晋担任重要职务,并参与了《唐书》的撰写工作。 刘昫的诗词>>

李宏皋

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补充如下:
李宏皋(正确的名字应该是李弘臬)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国的官员和学士。他的具体出生日期不详,但根据《复溪州铜柱记》铭文,他的死亡年份应该是951年。
李弘臬是长沙人,他在南楚王马殷当国时担任营道令一职,后来被迁为都统掌书记。之后,他成为南楚文昭王马希范所设立的天策府的十八学士之一,并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担任上柱国的职务。
以上是根据提供的内容对李宏皋(李弘臬)进行的整理补充,包括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以及在南楚国的官职和学士身份。 李宏皋的诗词>>

耿玉真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
耿玉真是南唐时期的一位妇人,关于她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相关记录。据传,她在南唐灭亡后投奔宋朝,并且据《南唐书》和《侯鲭录》的记载,她被判处死刑并执行。关于她的具体罪行和死因,目前没有更多的细节可供参考。
尽管耿玉真的生平事迹不为人所知,但她的存在被记载在《南唐书》和《侯鲭录》中,这些文献为后世提供了一些关于南唐时期的历史资料。
此外,关于耿玉真的生平,还有一首存世的诗词。这首诗词可能是她自己创作的,也可能是其他人为了纪念她而写的。这首诗词可能包含了她的思想、情感或者对生死的思考。
总结起来,耿玉真是南唐时期的一位妇人,关于她的生平事迹目前所知甚少。她据传在南唐灭亡后投奔宋朝,并且被判处死刑。她的生平事迹被记载在《南唐书》和《侯鲭录》中,而她的诗词则是她的一份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耿玉真的诗词>>

蒋贻恭

蒋贻恭(诒恭/诏恭),又名江淮间人,是五代后蜀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暂无资料。
蒋贻恭在唐末时期来到蜀地,并因为他慷慨敢言,不媚世态而多次遭受流放。后来,蜀高祖孟知祥搜寻人才,发现了蒋贻恭的才华,任命他为大井县令。
蒋贻恭擅长写诗,他的作品诙谐俚俗,常常含有讥讽之意。在蜀高祖末年,朝廷中的官员多追求权势,奢侈无节,蒋贻恭写诗讽刺他们,蜀高祖称赞他为“敢言之士”。
蒋贻恭的一些著名作品包括《咏安仁宰捣蒜》、《咏虾蟆》、《咏王给事》等,这些作品讽刺了一些显要人物以及轻浮的人,因此遭到了他们的憎恶,甚至遭受了打击。《全唐诗》收录了他的十首诗作。 蒋贻恭的诗词>>

丰有俊

丰有俊,字宅之,是宋庆元时期鄞县人。他是丰稷的四世孙。在宋光宗绍熙年间,他中了进士。曾经在陆九渊的门下学习。
有一位故人的女儿沦为妓女,丰有俊赎回她并且用丰厚的嫁妆嫁给了她。丰有俊历任多个官职,最后担任扬州知州,后来改任镇江知州。最终,丰有俊在任职期间去世。 丰有俊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