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诗人李煜的照片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是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精通书法、绘画和音律。他的诗文造诣也非常高,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如温庭筠、韦庄等的传统,同时也受到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风格鲜明。尤其是在南唐灭亡后,他的词作题材更加广阔,含义深沉。他的词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李煜的生平也充满了戏剧性。作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在北宋灭亡南唐后,李煜被俘并被迫禅位,被流放到北方。他在流亡期间仍然坚持创作诗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苦痛。最终,李煜在流亡期间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总结起来,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词作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他在流亡期间坚持创作,但最终在北方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李煜的诗词>>

五代诗人冯延巳的照片
冯延巳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是五代时期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他曾在南唐担任宰相,过着优裕舒适的生活。冯延巳的词作多以闲情逸致为主题,充满了文人的气息,对北宋初期的词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才纵横,被宋初《钓矶立谈》评价。他的词集名为《阳春集》。
关于冯延巳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提供,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查找相关资料。 冯延巳的诗词>>

五代诗人李璟的照片
李璟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第二位皇帝。他于943年继位,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成功消灭了楚国和闽国,使得南唐的疆土达到最大。然而,李璟过度奢侈,导致政治腐败,国力逐渐下降。
李璟是一个好读书、多才艺的皇帝。他经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人一起饮宴赋诗。他的词作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语言简洁,其中“小楼吹彻玉笙寒”被誉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961年,李璟逝世,享年47岁。他被追尊为元宗,谥号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他的诗词被收录在《南唐二主词》中,流传至今。 李璟的诗词>>

五代诗人阎选的照片
阎选

阎选是五代时期后蜀的一位布衣,他以工小词而闻名。与欧阳烔、鹿虔扆、毛文锡、韩琮一起被时人称为“五鬼”。阎选的生卒和字里不详,其他的资料也不详。然而,据世传,阎选的八首小词被唐代诗人赵崇祚收入《花间集》,在该集中他被称为阎处士。 阎选的诗词>>

五代诗人伍乔的照片
伍乔

伍乔,生卒年月不详,是南唐庐江人(今安徽省中部偏南、巢湖西南岸)出身。他自幼就进入庐山国学学习,擅长诗文创作。
南唐保大元年(943年),伍乔以他的《八卦赋》中的才华荣获进士第一名,受到了南唐元宗的赏识。元宗命令石勒乔将伍乔的赋文赋予国门,以表彰他的才华。
之后,伍乔担任了歙州通判和考功员外郎的官职。然而,关于他的具体任职时间和职务细节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
据推测,伍乔在70岁左右去世。关于他的死因和具体的死亡日期也没有确切的记载。 伍乔的诗词>>

五代诗人花蕊夫人的照片
花蕊夫人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几位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她们不仅容貌美丽,而且能诗善赋,多才多艺。关于她们的身份和事迹,虽然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但由于她们所处的时代相同,且又都被称为花蕊夫人,所以至今仍存在许多疑谜。
据世传,《花蕊夫人宫词》收录了100多篇诗,其中有90多首被认为是可靠的。其中一卷诗(《全唐诗》下卷第七百九十八)被归属于孟昶妃。然而,在这些词中有一句“法元寺里中元节,又是管家降诞辰”,中元节是旧历七月十五日,正是王衍的生日,而孟昶则是在十一月十四日出生,因此可以推断这首词实际上是王建淑妃所作。
关于其他花蕊夫人的身份和事迹,目前仍然存在很多争议和疑问,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她们的真实身份。这也增加了研究和探索花蕊夫人的历史的难度。 花蕊夫人的诗词>>

五代诗人王镕的照片
王镕

王镕(873~921),又名王矪,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他是成德节度使王景崇的儿子。在882年,王景崇去世后,王镕继位成为成德节度使。
在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封王镕为赵王,成为赵国的君主。作为赵王,王镕在政治和军事上展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和领导能力。
然而,921年,赵国发生了一次兵变,导致王镕被杀害。这次兵变结束了王镕的统治,也标志着赵国的灭亡。
总结:王镕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他继承了父亲的地位成为成德节度使,并在907年被封为赵王。然而,他的统治在921年结束,因为赵国发生了一次兵变,导致他被杀害。 王镕的诗词>>

五代诗人孙光宪的照片
孙光宪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属鸡。他先后担任过南平三世、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等官职。后来他入宋,成为黄州刺史。他在太祖乾德六年去世。
孙光宪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他聚集了数千卷的书籍。有时他亲自手写抄录,勤奋地校对,一直到老年也没有停止。他的著作包括《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但只有《北梦琐言》传世。他的词作共有八十四首,风格与当时流行的“花间”词的浮艳、绮靡不同。刘毓盘将他的词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同时王国维也编辑了一卷《孙中丞词》。
总结:孙光宪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四川省仁寿县的贵坪村。他在政府中担任过多个官职,后来入宋成为黄州刺史。他热爱读书,著有多部著作,其中《北梦琐言》是唯一传世的作品。他的词作与当时流行的“花间”词风格不同,被收入了多部词集中。他在太祖乾德六年去世。 孙光宪的诗词>>

五代诗人李存勖的照片
李存勖

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补充如下:
李存勖(885年-926年),小字亚子,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是后唐庄宗李克用之子。他是唐末五代时期的军事家,也是后唐的开国皇帝。
李存勖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他的四首词作被收录在《尊前集》中。这些词作包括《一叶落》、《歌头·赏芳春》、《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和《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然而,关于李存勖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需要进一步的补充信息。 李存勖的诗词>>

五代诗人韩熙载的照片
韩熙载

韩熙载(902年—970年8月31日),字叔言,出生于南阳(今属河南),后迁居齐,最终定居于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他是五代十国南唐时期的名臣和文学家。926年,他考中进士,成为官员。970年,他去世,享年六十九岁,被追赠为右仆射、同平章事,并谥号为文靖。
韩熙载才华横溢,博学多才,尤其擅长音律,同时也擅长书画。他在碑碣的创作上有很高造诣,因此在当时很多人都向他请教制作文章碑表。他所撰写的制诰文风格优雅,被人称为“有元和之风”,与徐铉并称为“韩徐”。江南地区尊称他为“韩夫子”,时人更将他视为“神仙中人”。他的诗文作品也很丰富,但现存的《韩熙载集》5卷、《格言》5卷等已经失传。《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5首诗,而《全唐诗外编》则补充收录了他的1首诗。 韩熙载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