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宝月

释宝月是南朝萧齐时期的诗僧,关于他的生卒时间及生平并没有详细的记录。根据一些资料,他的俗姓可能是康,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的姓是庾,他是胡人的后裔。释宝月擅长解读音律,因此在文学方面颇有声望。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这本诗集中收录了释宝月的五首诗。这些诗作可能是他在南朝萧齐时期创作的,但具体的创作时间和背景并不清楚。尽管如此,这些诗作仍然被收录在这本重要的诗集中,显示了他在当时文学界的一定地位。
由于关于释宝月的生平资料有限,我们无法提供更多关于他的详细信息。然而,他作为南朝萧齐时期的诗僧,以及他在音律和文学方面的才华,使他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定的痕迹。 释宝月的诗词>>

刘绘

刘绘(458-502),字士章,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聪明机智,有文采,擅长隶书。齐高帝任命他为录事典笔翰,后来又担任大司马从事中郎。中兴二年,刘绘去世,享年45岁。他曾著有《能书人名》一书,自称擅长飞白字体,言辞之间,有一定的自夸之意。 刘绘的诗词>>

萧子显

萧子显(489年—537年),字景阳,东海兰陵(今山东临沂市)人。他是南朝梁历史学家,也是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豫章文献王萧嶷的第八子。
萧子显的官职经历包括太子中舍人、国子祭酒、侍中和吏部尚书,后来他还出任吴兴太守。他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擅长文学,尤其喜欢写历史。他也是一个热爱山水的人,喜欢饮酒,并且自信自己的才华,傲视他人。
萧子显一生共撰写了五部历史著作,但目前只有《南齐书》保存至今。这本书是他对南齐历史的记录,对于研究南朝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萧子显于大同三年去世,被追谥为骄。 萧子显的诗词>>

沈满愿

沈满愿(约公元540年前后在世)是吴兴武康人,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她是左光禄大夫沈约的孙女。关于她的出生和死亡年份没有确切的记录,但大约在梁武帝大同中前后在世。
沈满愿嫁给了征西记室范靖(也有一作范静)成为他的妻子。关于她的生平事迹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我们无法了解她的具体经历。
然而,沈满愿以她的祖风和诗才而闻名。她擅长作诗,有一部五卷的诗集(《隋书志》中记载为三卷,但根据《两唐书志》的记载,应为五卷),可惜这部诗集已经失传了。目前只有十一首她的诗作流传下来。
尽管我们无法详细了解沈满愿的生平和诗集的内容,但她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女性诗人,留下了一些作品,这些作品可以让我们窥见她的才华和思想。 沈满愿的诗词>>

刘骏

刘骏(430—464),字休龙,小字道民,是南朝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他最初被封为武陵王,并历任湘、雍、徐等州的刺史,担任都督诸州军事的职务。在文帝元嘉二十八年,他率军镇压江汉蛮民起义。
然而,后来刘骏的哥哥太子刘劭杀害了文帝,刘骏带领军队进讨,最终在新亭登基称帝,并杀死了刘劭。在他的统治期间,他剪除了宗室的势力,重用了中书通事舍人戴法兴、巢尚之、戴明宝,使他们成为朝政的核心人物。他还推行土断政策,限制了土地的占有和山水的封禁,抑制了大族的势力,加强了君权的控制。他在位期间共计十一年,被追尊为世祖,庙号为世祖。 刘骏的诗词>>

王训

王训,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怀范,是王暕的儿子。他从小聪明机智,有很高的才智。十六岁时,被召见到文德殿,对答如流,表现出色。后来他考入国子监,成为一名学生,并且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高分,被任命为秘书郎。随后,他历经升迁,先后担任秘书丞和侍中的职务。他的文章才华出众,被认为是后进领袖。然而,年仅二十六岁时,王训不幸去世。 王训的诗词>>

王素

王素(418—471)是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业。他年少时就展现出志向和行动力。最初担任庐陵国侍郎,但在母亲去世后选择隐居不再从政。他致力于经营田园,追求田园生活的财富。他热爱文学和义理,不受世俗的束缚。在宋孝建、大明、泰始时期,他多次被朝廷征召,但都拒绝了官职。他在山中发现了一种蚿虫,它的鸣声清脆悦耳,听起来让人不觉烦腻,尽管它的外形十分丑陋,于是他写了《蚿赋》来自比。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提供。 王素的诗词>>

周子良

周子良(497—516)是南朝梁时期的人物,出生于汝南,字元和。他年少时曾拜陶弘景为师,学习仙灵篆等法术。据传说,他后来能够与神灵通达。他的代表作品是《冥通记》。
关于周子良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目前尚不清楚。 周子良的诗词>>

王偃

王偃(400年—455年),字子游,是一位政治人物,出身琅琊王氏。他是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皇后王宪嫄的父亲。王偃的代表作是《明君词》。
关于王偃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400年,逝世于455年。他在这期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南朝宋做出了贡献。他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当时的重要人物。
除了他的政治身份,王偃还以他的文学作品而闻名。《明君词》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表达了他对明君的理想和对政治的思考。这些词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见解和对君主的期望。
总的来说,王偃是一位在南朝宋时期活跃的政治人物,他的代表作《明君词》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政治的思考。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分别是400年和455年。 王偃的诗词>>

朱谦之

朱谦之,字处光,是吴郡钱唐人。他的父亲朱昭之在乡里以学问解称,备受赞誉。然而,当朱谦之还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了。朱昭之为了给母亲安葬,将她暂时埋葬在田地旁边。可是,不幸的是,朱谦之的族人朱幼方在燎火时不慎将葬地点燃,导致母亲的遗体被火焚烧。 朱谦之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