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诗人陈叔宝的照片
陈叔宝

陈叔宝(553—604年),字元秀,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82年—589年在位。陈叔宝在位期间,大力修建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不关心朝政,整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并制作艳词。他自恃长江天险,对隋军南下并不以为然。
然而,589年(祯明三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随后,他被带到洛阳城,不久因病去世,享年52岁。他被追赠为大将军、长城县公,并谥号为炀。 陈叔宝的诗词>>

南北朝诗人刘义庆的照片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是一位汉族文学家,出生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他的字是季伯。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才华,热爱文学,并广泛招募各地的文学人才,聚集在他的门下。
刘义庆是刘宋宗室的后裔,袭封为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他在建康(今南京)去世。
除了《世说新语》之外,刘义庆还著有一部志怪小说《幽明录》。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些超自然的现象和奇异的故事。
总结:
刘义庆(403—444)是一位汉族文学家,出生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刘宋宗室的后裔,袭封为临川王。他在文学方面才华出众,热爱文学,并广泛招募各地的文学人才。他的代表作品有《世说新语》和《幽明录》。公元444年(元嘉21年),他在建康(今南京)去世。 刘义庆的诗词>>

南北朝诗人萧纲的照片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南朝梁简文帝。他出生于南兰陵(今江苏武进),是梁武帝的第三个儿子。由于长兄萧统早逝,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
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爆发,梁武帝被囚禁并饿死,萧纲继位成为梁朝的皇帝。然而,他的统治时间并不长,仅为大宝二年(551年)。在这一年,他被侯景所害,终年四十九岁。
萧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诗歌和文论为主。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题,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痛心。他的文论作品则对古代文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评,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萧纲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才能使他成为了南朝梁时期的重要人物。然而,他的统治时间短暂而不幸,最终在侯景之乱中丧生。他的早逝使得他的文学成就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但他的作品仍然被后人所传颂。 萧纲的诗词>>

南北朝诗人郦道元的照片
郦道元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他出生在汉族家庭,原籍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郦道元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未能在仕途上得到充分发挥。
郦道元对书籍有广泛的涉猎,尤其喜欢研究奇书。在他幼年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考察水道。之后,他又游历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了河道和沟渠,同时搜集了相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最终,他将这些资料整理成了《水经注》,共计四十卷。这部著作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它不仅是一部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山水散文的集合。可以说,郦道元是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除了《水经注》,郦道元还著有《本志》十三篇和《七聘》等文,但这些作品已经失传了。 郦道元的诗词>>

南北朝诗人范晔的照片
范晔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是南朝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史学家。他出生在顺阳(今河南淅川南)。
范晔曾担任左卫将军和太子詹事等官职。公元432年,范晔因为被左迁宣城太守而不得志,于是开始撰写《后汉书》。他将众多家族的《后汉书》整理为一家之作。这部著作共分为十纪,八十列传。然而,范晔在公元445年被指控谋反罪名并被杀害,导致他未能完成原计划中的十志。
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并补充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被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则被选入中学教材。这些选段展示了范晔在《后汉书》中的重要贡献和影响。 范晔的诗词>>

南北朝诗人刘孝威的照片
刘孝威

刘孝威(?~548)是南朝梁时期的一位诗人和骈文家。他的名字不详,字为孝威。他出生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是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刘孝威是刘绘的第六个儿子。关于他的出生年份没有确切的记录,但他去世于梁武帝太清二年。
刘孝威以他的诗歌才华而闻名,而他的三个兄弟中,孝仪则以文学才华胜出。因此,刘孝绰被称为“三笔六诗”,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风度俊秀。他最初担任安北晋安王的法曹,后来转任主簿。
《隋书·经籍志》中记载了《刘孝威集》共十卷,但这部作品现已失传。明代的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辑录了《刘孝仪孝威集》。目前仍然保存下来的刘孝威的诗约有六十首。 刘孝威的诗词>>

南北朝诗人王褒2的照片
王褒2

王褒(约513~576年),字子渊,出生于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他是东晋宰相王导的后代(第三子王洽一脉),曾祖王俭、祖王骞、父王规,都有相同的名字。他的妻子是梁武帝之弟鄱阳王萧恢的女儿。在梁元帝时期,他担任吏部尚书和左仆射的职务。明帝宇文毓非常喜爱文学,王褒和庾信是最受宠的两位才子。他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在武帝宇文邕时期,他担任太子少保,后来被任命为小司空,然后出任宜州刺史。在建德年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他的儿子王鼒继承了他的衣钵。 王褒2的诗词>>

南北朝诗人何承天的照片
何承天

何承天(370-447)是南朝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天文学家和音乐家。他出生在东海郯人(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后任南朝的尚书载丞。
何承天在天文学方面有重要的贡献。他曾奏请改正《元嘉历》,修正了旧历中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的位置。这一修正被广泛采用于宋、齐和梁三个朝代的天文观测机构,对我国天文律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论周天度数和两极距离相当于给出了圆周率的近似值约为3.1429,这对后世历法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了天文学,何承天还精通音律,并发明了一种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他还擅长弹筝,善于下棋。他的著作包括《达性论》、《与宗居士书》、《答颜光禄》、《报应问》等。
何承天曾受命撰写《宋书》,但这部书未能完成就去世了。 何承天的诗词>>

南北朝诗人萧绎的照片
萧绎

萧绎(508—554),字世诚,小字七符,出生于南兰陵(今江苏常州),是南朝梁武帝的第七子。在武帝天监十三年,他被封为湘东王,并被命令平定侯景之乱后即位于江陵。当时,大部分州郡已经被西魏占领,人口不超过三万。在承圣三年,西魏军队进攻,但帝仍然在龙光殿讲《老子》,百官穿戴戎服聆听。即使魏军到达,帝仍然继续创作诗歌。然而,当城市被攻陷时,他被魏人杀害。他在位期间为时三年,被追尊为世祖。帝幼年时只有一只眼睛,但他热爱读书,擅长书法和绘画,收藏了十四万卷书籍。然而,当城市被攻陷时,他亲自焚毁了这些书籍。他的诗歌和赋作品轻艳绮靡,与他的兄长纲相似。他的著作相当丰富,原本有一部集,但已经散佚,现存的有《金楼子》和《梁元帝集》辑本。 萧绎的诗词>>

南北朝诗人高允的照片
高允

高允(390年—487年),字伯恭,出生于南北朝时期,是北魏大臣和著名文学家。他出生在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
高允在年幼时失去了父亲,但他早熟聪慧,才华出众。他最初担任郡功曹,后来在神麚四年(431年)成为中书博士,之后升任中书侍郎,参与修撰国史,还担任太子的教导工作。
在文明太后掌权期间,高允被任命为中书令,并被封为咸阳公,加号镇东将军。他还曾担任散骑常侍、征西将军和怀州刺史等职务。
高允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历仕五朝。太和十一年(487年),高允去世,享年九十八岁。他被追赠为侍中、司空公、冀州刺史和将军,并被追谥为文。 高允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