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仁渊

方仁渊(又名思梅,字耕霞,顾山人)是一位出生于道光二十四年的学者。他在幼年时就展现出对学习的热爱,然而由于父母贫穷,他只能借书苦读。尽管如此,他仍然努力工诗,并创作了一卷名为《倚云轩吟草》的诗集。
方仁渊对书画也有浓厚的兴趣,他的才华在香山寺得到了展现。他的手笔出现在香山寺的额上,展示了他在书画方面的造诣。
此外,方仁渊还精通医学,他经常在常熟悬壶行医。他著有多本医学著作,包括《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话易头歌诀》和《舌苔歌诀》等。他还创办了常熟医学会,并出版了二十六期的月刊。然而,由于经费问题,该月刊不得不停刊。
在民国十一年,方仁渊组织了常熟医界抗议北洋政府颁布的条例,这些条例对中医进行了歧视。
方仁渊在民国十六年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方仁渊的诗词>>

戴延介

戴延介,字受滋,号竹友,出生于安徽休宁,后寄居吴门(今江苏苏州)。他是一位官员,担任过卮部郎中的职位。戴延介擅长写兰竹,他的作品充满了神韵和超逸的气息。在书法方面,他的学习对象是黄坚,他以自己的意趣胜过他人。戴延介还著有《银藤花馆词》一书。关于他的死亡信息,文中未提及。 戴延介的诗词>>

王策

王策是江苏太仓人,字汉舒,是一位诸生。他以词名闻名,尤其是被侗曾邀请主持他的家。王策还有一部作品叫做《香雪词钞》。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提供。 王策的诗词>>

袁昶

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补充如下:
袁昶(1846—1900)是浙江桐庐人,字重黎,一字爽秋。他于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被授予户部主事的职位。袁昶是一个讲究实学的人,不追求虚名和功利。他在官场上逐渐晋升,最终担任太常寺卿的职位。
然而,袁昶因为反对义和团排外的政策而遭到迫害。义和团是一个反对外国侵略的民间组织,但他们的行动却导致了对外国人和基督徒的暴力袭击。袁昶坚持反对这种排外思想,并因此被杀害。
后来,袁昶被追复原职,并被追谥为忠节。他的著作有《浙西村丛刻》和《袁昶日记》。这些著作记录了他对实学的研究和对时事的观察,对后世有一定的学术和历史价值。 袁昶的诗词>>

赵友兰

赵友兰,江苏无锡人,生于某年某月某日,去世于某年某月某日。他的字是佩芸,一字书卿。他是王某的妻子。
赵友兰擅长工词,他的词作炼字精深,调音谐畅。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澹音阁词》。这部词集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和优美的音调,他表达了对自然、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赵友兰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音韵美,使词作更加动人。他的词作常常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抒发,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总的来说,赵友兰是一位出生于江苏无锡的词人,他以其炼字精深和调音谐畅的词作而闻名。他的代表作品《澹音阁词》展示了他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词作常常表达了对自然、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赵友兰的诗词>>

吴灏

吴灏(字远亭),是安徽亳州人,生卒年份暂无具体记录。他在乾隆年间成为贡生,这是清朝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称号,意味着他在乡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后来,吴灏被任命为官合肥教谕。
官合肥教谕是清朝时期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和监督当地的教育事务。吴灏担任这个职位意味着他在教育领域有一定的能力和经验。他可能负责组织学校的教学活动,制定教育政策,以及培养和选拔人才。
除了以上信息,关于吴灏的生平和事迹目前了解有限,无法提供更多详细的补充。 吴灏的诗词>>

潘榕

潘榕(1865—1929),字荫荪,又字印僧,祖籍浙江山阴。他是清朝光绪年间的文学家和音乐家。潘榕曾任乐厂盐大使职,后来定居成都。
潘榕的文学才华表现在他的诗词和弹词作品中。他的诗词集《吟秋馆诗词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诗词集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他的弹词作品包括《问铃》和《吊潇湘》等,这些作品以其优美的曲调和深情的歌词而闻名。
潘榕的生平中没有详细的出生和死亡日期记录。然而,根据他的作品和历史记载,可以推测他大约出生于1865年,去世于1929年。他的一生充满了文学创作和音乐表演,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作品。 潘榕的诗词>>

杨芳灿

杨芳灿(1754—1816)是江苏金匮人,字才叔,号蓉裳。他在乾隆四十二年成为拔贡生。曾历任甘肃伏羌知县、灵州知州,以其才能名动一方。后来他进入户部担任员外郎。他擅长写骈文诗词,著有《直率斋稿》、《芙蓉山馆诗词稿》、《芙蓉山馆骈体文》等作品。他的出生和死亡都发生在十二月中。 杨芳灿的诗词>>

王士禄

王士禄(1626—1673)是山东新城人,字子底,号西樵山人。他于顺治九年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莱州府教授,之后又调任国子监助教,后来晋升为吏部考功员外郎。然而,由于某些原因,他被关押在监狱中长达半年,后来才获得昭雪。
王士禄与他的弟弟王士祜、王士禛都是有名的诗人,被称为“三王”。他的作品以冲和和淡泊为特点。他的诗集最初有《表微堂诗刻》,后来又有《十笏草堂诗选》、《辛甲集》、《上浮集》,此外还有《炊闻词》。
关于王士禄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文中没有提及。 王士禄的诗词>>

冯幵

冯幵(1873-1931),字君木,浙江慈溪人。他出生于清穆宗同治十二年,卒于民国二十年,享年五十九岁。幵在少年时丧父,由母亲俞氏教授诗词。十五六岁时,他已经展现出了写作的才华。二十岁时考取了秀才,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参加了朝廷的拔贡考试,获得了二等的成绩。他被任命为知县,担任儒官职务,并在丽水县学担任训导。后来调任宣平,但因病未能赴任。三十岁时,他回到了家乡,不再出仕,与吴昌硕、况周颐、朱孝藏、程颂万等人结交甚笃。晚年,他因病在海上旅途中去世。幵以其文华实相的才华而闻名,他的诗作受到了杜甫、韩愈、黄庭坚、陈子昂等人的影响,同时也擅长倚声诗。他曾与陈境塘等人结成剡社。他著有《回风堂文》若干卷,诗若干卷,词一卷,日记若干卷,还有一些杂著,这些作品保存在他的家中。 冯幵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