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宬

冯宬,字百史,号勖斋,是代州人。他于乾隆庚子年(公元1760年)中举成为举人,后历任衢州峡口同知官职。他还有一部名为《勖斋诗钞》的作品。
关于冯宬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目前没有提供相关信息。 冯宬的诗词>>

田雯

田雯(1635—1704)是清代山东德州人,字纶霞,又字子纶、紫纶,号漪亭,晚号蒙斋。他在康熙三年中举人,后成为进士,授中书,后来累迁至工部郎中,督江南学政,历任江宁、贵州巡抚,最终官至户部侍郎。
田雯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才被誉为黄山谷。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超越王士禛的才华。他的代表作品有《古欢堂集》和《黔书》等。
田雯的生平和事迹还需要进一步补充。 田雯的诗词>>

石嗣庄

石嗣庄是清道光年间(1821~1850)的一位文人。关于他的生平并没有详细的记录。
然而,石嗣庄的诗作被收录于徐宗干编的《瀛州校士录》,这是一本由海东书院刊印的文集。这表明石嗣庄在当时的文坛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尽管我们无法得知石嗣庄的具体生平,但通过他的诗作,我们可以窥见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情感。这些诗作可能涉及各种主题,如自然景观、人生哲理、爱情等等。通过研究这些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石嗣庄的文学风格和他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
不幸的是,关于石嗣庄的死亡日期和相关细节也没有被记录下来。因此,我们无法提供关于他死亡的具体信息。
总之,石嗣庄是清道光年间的一位文人,他的诗作被收录于《瀛州校士录》。尽管他的生平和死亡情况不详,但通过他的诗作,我们可以了解他的文学才华和他所处时代的文化氛围。 石嗣庄的诗词>>

查奕照

查奕照,字丽中,号丙唐,是嘉善人。他是一位监生,后来担任淮安同知官职。他的作品《东望望阁诗钞》备受赞誉。
关于查奕照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目前无法提供。 查奕照的诗词>>

申颋

申颋是直隶永年人,字敬立,他的父亲是申涵煜。申颋是副贡生,具备一定的学识和才华。他在诗、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被认为是多才多艺的人才。然而,他的著作大部分已经失传或者佚失,只有《耐俗轩诗集》流传至今。
关于申颋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文中并未提及,所以无法提供相关的补充内容。 申颋的诗词>>

程琼

程琼,字飞仙,号转华,一号无涯居士,休宁人,出生地为吴祚荣室,生卒年份暂无具体记录。
程琼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以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而闻名于世。他的字号和号称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追求和理解。
程琼的字号“飞仙”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他的号称“转华”则意味着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力的转化。
程琼还被尊称为“一号无涯居士”,这个称号显示了他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的独特地位和才华。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受到广泛的赞誉和欣赏。
尽管程琼的生平资料有限,但他的作品在文学、书法和绘画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多以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为题材,以其独特的笔墨和意境而著称。
程琼的具体生卒年份目前尚无确切记录,但他的作品和艺术成就仍然被后人所传颂和研究。他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对后世的文化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程琼的诗词>>

廖景文

廖景文(字琴学,号檀园)是青浦人,生卒年份暂无记录。
他在乾隆丁卯年(公元1767年)中举人,后担任合肥知县的官职。
廖景文的作品包括《古檀》、《平梁归雁》、《倚杖听吟》等诸集。这些作品可能是他的诗集或文集,具体内容和风格暂无详细资料。
除了以上信息,关于廖景文的生平和其他作品的具体情况,目前无法提供更多补充。 廖景文的诗词>>

赵宗猷

赵宗猷,字相如,号龙池,是西平人。他在雍正年间(公元1729年至1730年)参加了科举考试,成功地通过了贡士考试。因此,他被授予了贡士的称号。
赵宗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集名为《龙池居士诗集》。这本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作品,展示了他的诗歌才华和文学造诣。这些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为主题,形式多样,意境深远。
关于赵宗猷的生平和其他细节,目前所了解的信息有限。对于他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以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件,目前没有更多的资料可供参考。 赵宗猷的诗词>>

柳是

柳是(1618—1664)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本姓杨,名爱,字蘼芜,后改姓,名是,字如是,小字影怜,号我闻室主,人称河东君。柳是是明末时期著名的吴江名妓,以其才艺和美貌而闻名。她不仅擅长诗词,还擅长绘画,与许多名士有往来。
在崇祯十三年,柳是以男装的形式访问了钱谦益,次年,她与钱谦益结婚。然而,南明政权覆灭后,柳是劝谦益殉国,但谦益未能从命。随后,柳是进入了清朝,传言她曾参与密谋复明的行动。
不幸的是,钱谦益去世后,柳是的族人要挟她放弃谦益的遗产,最终她选择了自缢而死。柳是留下了一部作品集《河东君集》,这部作品集记录了她的诗词和绘画作品。 柳是的诗词>>

杨宾

杨宾(1650—1720)是浙江山阴人,字可师,号耕夫,晚号大瓢山人。他的父亲因犯事被流放到宁古塔,杨宾代替父亲去戍守,但被禁止代父戍守。后来,他和弟弟先后出塞省父。杨宾对地理沿革、山川道里、风土人情有深入的研究,写了《柳边纪略》,被世人称赞。此外,他还有《晞发堂集》和《杨大瓢杂文残稿》等著作。 杨宾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