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视瞑呼吸区分昼夜和四季,代替太阳的不过是烛龙衔烛发出的微光。
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
燕山的雪花大大的,宛如一张张竹席,它们零零碎碎地撒落开来,飘荡在轩辕台上。
在幽州十二月天思念远方丈夫的思妇,不唱歌了,也不说笑了,整天双眉紧锁。
她倚着大门,凝望着来往的行人,想到夫君还在那苦寒的北方前线心中凄苦哀怨。
临别时你手提宝剑,救边而去,在家中仅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
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一直挂在堵上。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
如今其箭虽在,可是人却永远回不来了他已战死在边城了啊!
人之不存,我何忍见此旧物乎?于是将其焚之为灰矣。
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如同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
注释:
北风行:乐府“时景曲”调名,内容多写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伤感之情。
烛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人面龙身而无足,居住在不见太阳的极北的寒门,睁眼为昼,闭眼为夜。
此:指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大兴县。这里指当时安禄山统治北方,一片黑暗。
燕山:山名,在河北平原的北侧。轩辕台,纪念黄帝的建筑物,故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这两句用夸张的语气描写北方大雪纷飞、气候严寒的景象。
双蛾:女子的双眉。双蛾摧,双眉紧锁,形容悲伤、愁闷的样子。
长城:古诗中常借以泛指北方前线。良,实在。
鞞靫(bǐngchá):当作鞴靫。虎文鞞靫,绘有虎纹图案的箭袋。
“焚之”句:语出古乐府《有所思》:“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黄河”句:《后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此反
《北风行》译文及注释详情»
公元752年秋,李白在游览幽州的时候,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击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
当时的北方正处于战乱之中,安禄山作为一个权力极大的军阀,不仅对外侵略,还对内部民众实施残暴统治。他挑起了民族纷争,导致了无数家庭的破碎和人民的痛苦。李白在游览幽州的过程中,目睹了这些悲惨的景象,深感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苦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创作了这首诗。他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展现了北方人民对安禄山的愤怒和不满。这位妇女失去了丈夫,她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她不仅为丈夫的死感到悲伤,更为安禄山的罪行感到愤怒。她深知安禄山挑起了战祸,导致了丈夫的死亡,她对他的仇恨和愤怒无法言表。
通过这首诗,李白向读者展示了北方人民的痛苦和愤怒。他揭露了安禄山的罪行,呼吁人们团结起来,共同抵抗这个残暴的军阀。这首诗不仅是对安禄山的抨击,更是对战争和暴力的谴责。李白希望通过这首诗唤起人们的良知,让他们意识到战争和冲突只会带来痛苦和破坏,唯有和平与团结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安宁。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激情澎湃的表达方式,成为了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李白的才华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首诗通过揭露安禄山的罪行,呼吁人们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战争和暴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北风行》创作背景详情»
动力强烈,给人以震撼和冲击。而“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则给人以温暖和愉悦的感觉,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这两句诗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对于冬季和春季的不同情感和态度,同时也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整首诗以北方冬季的寒冷和严酷为背景,通过描写北风、雪花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罪恶和人民痛苦的关注和同情。诗中的北风和雪花被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而诗人通过对雪花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美丽,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战争的荒谬和无情。
此外,诗中还融入了神话传说和浪漫主义的元素,使诗歌更具有想象力和艺术性。通过引用烛龙的故事,诗人创造了一个幽冷严寒的境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北方冬季的寒冷和荒凉。这种神话元素的运用,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使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更加深入人心。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北方冬季景象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战争罪恶和人民痛苦的关注和同情。同时,诗中融入了神话传说和浪漫主义的元素,使诗歌更具有想象力和艺术性。通过对比冬季和春季的描写,诗人展示了不同情感和态度,进一步凸显了战争的荒谬和无情。整首诗意境壮阔,气势雄浑,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北风行》赏析详情»
这篇评价对于这首诗的夸张手法给予了肯定。评价引用了鲁迅的观点,指出只有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才能有生命力。诗中的夸张描述虽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强烈真实的感情。这种夸张虽然不真实,却能够被理解,并且产生比写实更强烈的艺术效果。评价还称赞了诗的写作风格,认为诗中的语言流畅自然,没有痕迹,令人惊叹。最后,评价引用了胡应麟的评价,将李白的乐府诗形容为神秘而难以捉摸的。整体而言,这篇评价对于诗中的夸张手法和艺术效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北风行》评价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