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赏析

  • suàn
    ·
    huáng
    zhōu
    dìng
    huì
    yuàn
    zuò
  • [
    sòng
    dài
    ]
    shì
  • quē
    yuè
    guà
    shū
    tóng
    lòu
    duàn
    rén
    chū
    jìng
    shuí
    jiàn
    yōu
    rén
    wǎng
    lái
    piǎo
    miǎo
    hóng
    鸿
    yǐng
    (
    shuí
    jiàn
    zuò
    shí
    jiàn
    )
  • jīng
    què
    huí
    tóu
    yǒu
    hèn
    rén
    xǐng
    jiǎn
    jìn
    hán
    zhī
    kěn
    shā
    zhōu
    lěng

原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见 一作:时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月夜抒怀孤独卜算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深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中怨恨却无人知晓。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注释:
漏断: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即指深夜。
原题“黄州定惠寺寓居作”。
漏:指更漏而言。这里“漏断”只是说夜深罢了。
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履卦》:“幽人贞吉”,其义为幽囚。引申为幽静、优雅。
孤鸿:张九龄《感遇》十二之四:“孤鸿海上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三十九:“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至换头但只说榴花。….“按两词均系泛咏,本未尝有”夜景“等题,多说鸿,多说石榴,既无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胡评似未谛。
省:理解。“无人省“,犹言”无人识“。
或以为“拣尽寒枝“有语病,亦见注⑷所引同书同条。《稗海》本《野客丛书》:”观隋李元操《鸿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飞空井旁。“坡语岂无自邪?“此言固是。寒枝意广泛,又说”不肯栖“,本属无碍。此句亦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杜甫《遣愁》:”择木知幽鸟。“
末句一本作“枫落吴江冷“,全用唐人崔信明断句,且上下不接,恐非。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苏轼在公元1082年或1083年初作的一首词。据史料记载,这首词是在黄州的定慧院创作的,该院位于今天的湖北黄岗市东南,也被称为定惠院。苏轼在黄州被贬后居住在定慧院,同时他还写了一篇名为《游定惠院记》的文章。因此,这首词可以被认为是苏轼在初次贬黄州期间所作。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的苦楚只能自己承受。最后两句,“寄言博通者,知音须自得。”是苏轼对于自己孤独心境的自我安慰和自我解脱。他寄望于能够遇到一个博通的知音,但他也明白,真正的知音只能靠自己去寻找和获得。整首词以孤高的心境为主线,通过对月夜孤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孤独心境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真正知音的渴望和寄托。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后赤壁赋

宋代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 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春宵

宋代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蝶恋花(佳人)

宋代 苏轼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