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原文赏析

  • chūn
    xiāo
  • [
    sòng
    dài
    ]
    shì
  • chūn
    xiāo
    zhí
    qiān
    jīn
    huā
    yǒu
    qīng
    xiāng
    yuè
    yǒu
    yīn
  • guǎn
    lóu
    tái
    shēng
    qiū
    qiān
    yuàn
    luò
    chén
    chén

原文: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写景哲理惜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的夜晚,即使一刻钟也价值千金。花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远处高楼上,官宦贵族们还在尽情地享受着歌舞管乐,架设著秋千的庭院正沉浸在幽寂茫茫的夜色中。

注释:
春宵:春夜。
一刻:刻,计时单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分为一百刻。一刻,比喻时间短暂。
花有清香:意思是花朵散发出清香。
月有阴:指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歌管:歌声和管乐声。 《春宵》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苏东坡的这首诗以其豪放、雄浑的风格,激情奔放、想象丰富、意境清新而在宋代诗坛上著名。诗中清新的笔致描绘了春夜中迷人的景色,包括花香、月色以及高楼中传出的幽幽细吟的歌乐声。同时,诗人也描写了富贵人家为了不让美好的时光白白过去而尽情寻欢作乐的情景,充分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

诗中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这两句描写了春夜美景和光阴的珍贵。春天的夜晚是如此宝贵,因为花儿散发着醉人的清香,月亮也有朦胧的阴影之美。这两句诗构成了因果关系,前句为果,后句为因。诗人不仅描绘了夜景的清丽幽美,景色宜人,更向人们传达了光阴的宝贵。

而“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两句描写了官宦贵族阶层的人们在抓紧一切时间戏耍、玩乐、享受的情景。诗人描绘了那些在春夜轻吹低唱的人们沉醉在良宵美景中的场景。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良夜春景更显得珍贵。这样的描写也反映了官宦贵族人家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这首诗写得明晰如画,却又寓意深沉。在冷静自然的描写中,诗人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对那些沉迷于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诗句华美而含蓄,引人深思。特别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这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常被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而宝贵。 《春宵》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蝶恋花(佳人)

宋代 苏轼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宋代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正暮 一作:正春)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代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