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小燕子飞落在雕梁画栋的华屋,静悄悄四下无人,梧桐树阴转过了正午。傍晚清凉时美人刚出浴。手拿着丝织的白团扇,团扇与素手如同白玉凝酥。渐渐困倦,斜倚枕头睡得香熟。此时不知是谁在推响彩绣的门户?空叫人惊醒了瑶台美梦。侧耳听却原来是阵阵风在敲竹。
石榴花半开像红巾皱缩,待桃杏等浮浪花朵落尽,它才会绽开与孤独的美人为伍。细看这一枝浓艳的石榴,花瓣千层恰似美人芳心紧束。又恐怕被那西风吹落只剩叶绿。来日如等到美人来到,在花前饮酒也不忍去碰触。那时泪珠儿和花瓣,都会一同洒落,声纷纷。
注释: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贺新凉”、“乳燕飞”、“貂裘换酒”。传世作品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
乳燕:雏燕儿。飞: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谓见真迹作“栖”。
桐阴:梧桐树阴。
生绡(xiāo):未漂煮过的生织物,这里指丝绢。团扇:汉班婕妤《团扇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后常以喻指佳人薄命失宠。
扇手:白团扇与素手。一时:一并,一齐。
清熟:谓睡眠安稳沉酣。
枉:空,白白地。瑶台:玉石砌成的台,神话传说在昆仑山上,此指梦中仙境。曲:形容处所幽深的样子。
风敲竹: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红巾蹙(cù):形容石榴花半开时如红巾皱缩。蹙,皱。
浮花浪蕊:指轻浮斗艳而早谢的桃、李、杏花等。唐韩愈《杏花》:“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幽独:默然独守。
秾(nóng)艳:色彩艳丽。
千重(chóng)似束,形容石榴花瓣重叠,也指佳人心事重重。
秋风惊绿:指秋风乍起使榴花凋谢,只剩绿叶。
两簌(sù)簌:形容花瓣与眼泪一同落下。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贺新郎·夏景》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根据南宋时期的文人曾季狸在《艇斋诗话》中的记载,他认为《贺新郎》是苏轼在杭州万顷寺创作的。据说,万顷寺内有一棵榴花树,而且每天都有歌者在白天唱歌,晚上则在寺庙里休息。因此,苏轼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了这首词,其中包含了“石榴半吐”和“孤眠清熟”等词句。
这个创作背景给了词中的描写和意境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榴花树的存在使得词中的“石榴半吐”一词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一种鲜艳欲滴的感觉。而歌者昼寝的情景则为词中的“孤眠清熟”一词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撑,使得词的意境更加深沉和富有内涵。
然而,这只是一种说法,关于《贺新郎》的创作背景还有其他的解释。不同的学者和文人对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不同的看法和猜测。无论如何,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贺新郎·夏景》创作背景详情»
题是描写一位孤高绝尘的美丽女子以及她内心的孤寂和失望。上片以初夏的清幽环境为背景,通过描写美人的闲雅风姿和白团扇的象征意义,展现了她高洁绝尘的品格和命运的无奈。下片则以美人入梦和梦醒的情节,表达了她内心的寂寞和失望。整首词通过环境的烘托和象征的运用,以婉曲缠绵的笔触展现了美人的孤芳高洁和自伤迟暮的情感。 《贺新郎·夏景》赏析详情»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归之天子。
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