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重九旧韵》原文赏析

  • huàn
    shā
    ·
    chóng
    jiǔ
    jiù
    yùn
  • [
    sòng
    dài
    ]
    shì
  • bái
    xuě
    qīng
    chū
    zuò
    jiān
    jūn
    cái
    liǎng
    quán
    xiāng
    fēng
    jǐng
    què
    rán
  • hèn
    xiāng
    féng
    néng
    zhī
    chóng
    huì
    shì
    nián
    zhū
    gēng
    chóng
    kàn

原文: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子细更重看。


相关标签:重阳节送别友人抒情浣溪沙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这首清新的词句如阳春白雪般从座席之间流露出来,显示了您的才华和气量,令人羡慕。即使在异乡的杭州,风景依然美丽动人。可惜我们相聚的时间有限,不知道下次再见会是在哪一年?届时,我们愿意再次面对面地欣赏茱萸的美丽。

注释:浣溪沙是一种词牌名,又称为《浣沙溪》《小庭花》等。它是唐代教坊曲名,有42个字,使用五平韵。重九是一个节日名,即重阳节。旧韵指的是前一首《浣溪沙·菊节》词所使用的韵字。白雪指的是阳春白雪,原本是指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这里用来比喻杨绘的词作高雅。坐指的是座位。君指的是杨绘,作者的朋友,也是杭州的知府。才器指的是才能和器识。异乡指的是杭州,因为杨绘和苏轼都是四川人,所以称之为异乡。茱萸是一种植物,有浓烈的香气,可以入药。在古代的习俗中,重阳节的时候人们会佩戴茱萸囊以驱邪避恶。子细指的是仔细。 《浣溪沙·重九旧韵》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七年九月八日创作的一首词。在此之前,他还写了一首名为《浣溪沙》的词,从中可以得知他在杭州时,因为某种原因而被迫离开了那里。而从词中的“别杨元素”一语可以推断,这首词是在与杨绘分别时写下的别情词。因此,可以确定这首词是在熙宁七年九月的某一天创作的,只是与《浣溪沙》相隔了一天。 《浣溪沙·重九旧韵》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作的分析和评价。这首词作是送别杨绘的,整篇词以直抒胸臆为主,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爱赏之情和离愁别绪。

首句描写了当前聚会的场景,称友人的词作为“阳春白雪一般的清妙”,并表示遗憾因为杨氏作品的失传,无法欣赏他的原作。然而,从苏轼的赞美中仍然可以看出杨绘作品的高雅格调和才思敏捷。这一叙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友人的才华,为下文作了铺垫。

接着,词人直抒对友人的爱赏之情:“爱君才器两俱全。”这句话强调了友人才识两全的稀有性质,也与友人在党争中志同道合有关。接下来的“异乡”一句则暗示了节令“重九”和友人所在的杭州与词人故乡蜀地的节令风光相似,表达了对友人的亲切感和怅惘之情。

下片则进一步抒写了离愁别绪。词人表达了对相逢时间短暂、重逢难期的怅恨之情。最后一句“茱萸子细更重看”暗用了杜甫的诗意,表达了对友人的依恋和怀念之情。

整篇词作短小精悍,语言流畅平易,表达了词人深挚的友情。尽管在作者的别情词中略显平实,但仍然有其可取之处。 《浣溪沙·重九旧韵》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代 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代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宋代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