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原文赏析

  • dié
    liàn
    huā
    ·
    chūn
    shì
    lán
    shān
    fāng
    cǎo
    xiē
  • [
    sòng
    dài
    ]
    shì
  • chūn
    shì
    lán
    shān
    fāng
    cǎo
    xiē
    fēng
    guāng
    yòu
    guò
    qīng
    míng
    jié
    xiǎo
    yuàn
    huáng
    hūn
    rén
    bié
    luò
    hóng
    chù
    chù
    wén
  • zhǐ
    chǐ
    jiāng
    shān
    fēn
    chǔ
    yuè
    duàn
    hún
    xiāo
    yìng
    shì
    yīn
    chén
    jué
    mèng
    gēng
    xīn
    zhé
    jiǎo
    shēng
    chuī
    luò
    meí
    huā
    yuè

原文: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相关标签:清明思念家乡离情蝶恋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本是百花盛开、野草芳菲的季节,处处都有令人赏心悦目、欢情无限的景象。但好景不长,这种美好的景色早就过去了。久处异乡,又是一年清明节。黄昏坐在小院思念亲人。可是,在遍地落花时偏偏遇到伯劳鸟。

注释:
蝶恋花: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阑珊:衰败、将尽之意。芳草歇:香草将凋萎,不再芬芳。
客里:离乡在外期间。
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民间有上坟扫墓、插柳、踏青、春游等习俗或活动。
落红:落花。啼鴂(jué):又名伯劳鸟,类似杜鹃的一种鸟,鸣声悲凄,古人认为是不祥之鸟。
咫(zhǐ)尺:形容距离近。楚越:春秋战国时两个诸侯国名。
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魂销:谓灵魂离体而消失。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欢乐激动。
音尘绝:音讯断绝。音尘,音信,消息。
梦破:梦醒。心欲折:形容伤心欲绝。
梅花:指《梅花落》,笛曲名。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当时的暮春季节,苏轼在镇江一带忙于办理赈饥事务,已经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没有能够回到杭州家中。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苏轼写下了这首词,以表达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词是苏东坡写的近十首《蝶恋花》中的一首。从词面上看,它显然是一首在暮春时节怀念亲友的作品。词中没有明确说明所怀念的人是谁。从表达的情感来看,他所怀念的不是一般的亲友,而是与他关系密切且常常被他思念的人。

词的上片描写了在春意渐渐消退的清明时节,作者与亲人之间相互思念的情感。本来春天百花盛开的美景在苏东坡眼中已经消失,确实是“春事阑珊芳草歇”。他已经离开家乡作客已经有一年了,又过了一次清明节。按照习俗,清明节是祭扫先人墓地的节日,但是他身在他乡,无法祭扫先人的墓地。红色的花瓣遍布各处,耳边传来的声音却是鸟儿的啼鸣。这是对暮春景色的具体描写,也是对“春事阑珊”的补充。

词的下片,作者继续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亲人所在的地方虽然只是“咫尺江山”,但是地界分为“楚”和“越”,界限严格,无法自由往来。天不作美,不如人愿。“角声吹落梅花月”,苍白如梅花的月亮,听到这个正准备出发的征人吹奏的进军号角,仿佛害怕被避开一样落到山后去了。这里的“梅花”有双重意义,既指角声,也指月亮残白如梅花的颜色。

苏东坡的这首词,如果仅仅将其看作是怀念亲人的作品,调子似乎有些低沉。但是情感真挚,婉转曲折,令人深感动容。为了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意,应该从苏东坡的政治生涯和诗词创作的发展过程中进行探索。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九日黄楼作

宋代 苏轼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新城道中二首

宋代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赵昌寒菊

宋代 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