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寒菊》原文赏析

  • zhào
    chāng
    hán
  • [
    sòng
    dài
    ]
    shì
  • qīng
    ruò
    sàn
    yōu
    gēng
    jiāng
    jīn
    ruǐ
    fàn
    liú
    xiá
  • zhī
    què
    lǎo
    yán
    líng
    yào
    bǎi
    cǎo
    cuī
    shí
    shǐ
    huā

原文: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相关标签:咏物菊花品格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菊花进行了描写和赞美。首先,第一句通过使用诸如“轻肌”和“弱骨”等词语,将菊花拟人化,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这句话从肌肤、骨骼一直写到花本身,是对菊花的全面概述。

接下来,第二句进一步描写了菊花的姿态,特别是花蕊的色彩,以展示其美丽之处。

而第三、四句则结合在一起看。它们表达了菊花具有延年益寿的药用价值,只有在百草凋零的时候才开始开花。这是对菊花品性的赞叹,而菊花的主要特点就是晚开。前人有一句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主要是在赞美菊花的这一特点。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通过描写和赞美菊花的外貌、姿态和品性,展示了菊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赵昌寒菊》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富人之子

宋代 苏轼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宋代 苏轼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代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