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树林尽头,有座高山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围绕在屋舍旁。院落旁有一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上下翻飞,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徐徐漫步,转瞬已是太阳西落。昨天夜里三更时分,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好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指古代的一种词曲形式。
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
翻空:飞翔在空中。
红蕖(qú):荷花。
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杖藜 :拄着藜杖。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藜: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藜木拐杖。
殷勤:劳驾,有劳。
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是在公元1083年,也就是宋神宗元丰六年。当时,苏轼被贬谪居黄州已经三年了。黄州是现在的湖北黄冈。在这段时间里,苏轼遭受了政治打击和仕途的挫折,这使得他的心情时常感到悲凉。在这种情况下,他产生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思想。关于这首词的具体写作时间,可以通过词中描写的景物来分析,可以推测它是在元丰六年的夏末秋初写的。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创作背景详情»
表现一种无奈和无可奈何的心境?这需要读者根据词中的描写和词人的境遇来进行推测和理解。
最后两句是写词人在小道上行走时,看到一只鹧鸪飞过,心中感慨万分。鹧鸪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常常被用来象征离乡别井的人。词人通过描写鹧鸪的飞过,表达了自己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和境遇。词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词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同时,词人通过自己的形象和心境的描写,表达了对离乡别井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整首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而生动的景物,展现了词人的情感和境遇。读者在欣赏词中的景物描写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赏析详情»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