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今夜在鄜州的夜空中,只有你独自在闺房中遥望那轮圆月。远在他方,你怜惜着幼小的儿女,他们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蒙蒙的雾气沾湿了你的鬓发,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感到寒冷。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一起,靠在透光的窗帘或帷幔旁,让月光擦干我们相思的泪痕。
注释: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闺中:内室。看,读平声kān。
怜:想。
未解:尚不懂得。
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描述了妻子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指的是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的香气。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所以云鬟沾湿,玉臂感到寒冷。云鬟指的是高耸的环形发髻。
清辉:引用了阮籍的诗句《咏怀》中的“明月耀清晖”。
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双照:与前文的“独看”相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泪痕:引用了隋宫诗《叹疆场》中的“泪痕犹尚在”。
《月夜》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公元756年的天宝十五载春季。当时,安禄山率领叛军攻打潼关,随后长安也被攻陷,唐玄宗被迫逃往蜀地。在七月份,肃宗在灵武即位,而杜甫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决定离开鄜州羌村,独自前往灵武。然而,途中他不幸被安史叛军俘虏,并被押回长安。在八月份,杜甫被禁止离开长安,他望着月亮思念家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月夜》创作背景详情»
深,妻子的鬓发被雾气沾湿,玉臂被月光映寒,形容了她的孤独和寂寞。这里的“香雾云鬟湿”和“清辉玉臂寒”都是通过描写妻子的容貌来表达作者对她的思念和关切。雾气和月光的形象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最后一联是结句,通过“何时”来表达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他不知道何时能够与妻子再次相聚,共同欣赏月光,共忆长安。这个“何时”既是对未来的渴望,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月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离乱时代的痛苦和内心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这首诗通过对月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离乱时代的痛苦和内心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珍惜。通过对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思念和关切。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月夜》赏析详情»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