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行》原文赏析

  • suì
    yàn
    xíng
  • [
    táng
    dài
    ]
  • suì
    yún
    duō
    beǐ
    fēng
    xiāo
    xiāng
    dòng
    tíng
    bái
    xuě
    zhōng
  • tiān
    hán
    wǎng
    dòng
    yáo
    shè
    yàn
    míng
    sāng
    gōng
  • nián
    guì
    jūn
    shí
    jīn
    nián
    jiàn
    shāng
    nóng
  • gāo
    guān
    yàn
    jiǔ
    ròu
    beì
    zhù
    zhóu
    máo
    kōng
  • chǔ
    rén
    chóng
    chóng
    niǎo
    xiū
    wǎng
    shā
    nán
    feī
    hóng
    鸿
  • kuàng
    wén
    chù
    chù
    nán
    rěn
    hái
    yōng
  • wǎng
    yòng
    qián
    zhuō
    zhù
    jīn
    qiān
    qīng
    tóng
  • weí
    zhī
    zuì
    hǎo
    è
    cháng
    xiāng
    méng
  • wàn
    guó
    chéng
    tóu
    chuī
    huà
    jiǎo
    yuàn
    shí
    zhōng

原文: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相关标签:冬天忧国忧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终时候遍地飒飒北风,潇湘洞庭在白皑皑的飞雪中。天寒冻结了渔父的鱼网,莫徭人射雁拉响桑弓。去年米贵军粮缺乏,今年米贱却严重地伤农。骑着大马的达官贵人吃厌酒肉,百姓穷得织机、茅屋都扫空。楚人喜欢鱼虾不愿吃鸟肉,你们不要白白杀害南飞的孤鸿。何况听说处处卖儿卖女,来偿还租庸。过去用钱严禁私人熔铸,今天竟允许铅锡中掺和青铜。刻泥的钱模最容易取得,但不应让好钱坏钱长时欺蒙!各地城头都在吹起号角,这样哀怨的曲调几时才能告终?



注释:
云、矣:都是语气助词,无意义。岁暮:年末,指诗题所言的岁晏。
莫徭:湖南的一个少数民族。《隋书·地理志下》记载,莫徭善于射猎,因其先祖有功,常免征役。刘禹锡有《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诗。鸣:弓开有声。桑弓:桑木作的弓。
阙军食:据《唐书·代宗纪》记载,大历二年(767)十月,朝廷令百官、京城士庶出钱助军,减京官职田三分之一,以补给军粮。这句是说米贵是由于朝廷赋税的繁重引起的。
高马:指高头大马。达官:指显达之官。厌:同“餍”,饱食。此辈:即上渔民、莫徭的猎人们。杼柚:织布机。茅茨:草房。这两句是说骑着高头大马的达官显贵们饱食酒肉,而贫穷人民的一切却被剥削的干干净净。
楚人重鱼:《风俗通》:“吴楚之人嗜鱼盐,不重禽兽之肉。”
汝:指莫徭。鸿:大雁,这里代指飞禽。这两句是说楚人不喜食禽兽之肉,即使莫徭射猎到飞禽也换不到多少钱,只是白白射杀了南飞的大雁,也不利于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
鬻(yù):出卖。男女:即儿女。
割慈忍爱:指出卖儿女。还:交纳。租庸:唐时赋税制度有租、庸、调三种,租是交纳粮食,调是交纳绢绫麻,庸是服役。这里代指一切赋税。
私铸:即私家铸钱。
刻泥:用胶泥刻制铁模。这句是说你们何不干脆用泥巴作钱来欺骗人民。

《岁晏行》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杜甫在大历三年之后的最后三年,他移居于舟中,在长江湘水上漂泊。当时的唐朝时局仍然混乱,安史之乱之后,国家陷入了动荡不安的状态。在大历三年的春天,杜甫已经五十七岁了,他带着家人离开了夔州(今天的四川奉节),经过了三峡,到达了岳州(今天的湖南岳阳)。在这个冬天(诗中提到的“岁晏”即岁暮),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记录他在旅途中所见所闻。 《岁晏行》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杜甫的《岁晏》是一首描写唐朝时局混乱和百姓苦难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冬天的北风呼啸和潇湘洞庭地区的白雪,勾勒出了天寒地冻、惨淡惨冷的背景。诗人写到渔父因天寒网罟冻而无法捕鱼,只能射雁来度日,表现了百姓生活的艰难和诗人的悯农之情。

诗中还提到了去年军粮贵,今年农民受伤的情况。安史之乱平定后,吐蕃作战和地方军阀叛乱导致生产破坏,军粮不足,米价上涨,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而统治阶级的达官贵人却厌倦了酒肉,而农民却一无所有,这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的不平等。

整首诗通过描绘冷酷的自然环境和百姓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百姓的同情。诗歌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而被广泛赞赏。 《岁晏行》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戏为六绝句·其二

唐代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去蜀

唐代 杜甫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望岳三首·其三

唐代 杜甫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