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注释:
戏为:戏作。其实杜甫写这六首诗态度是很严肃的,议论也是可取的。六绝句:六首绝句。
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人擅长诗文,对初唐的文学革新有过贡献,被称为“初唐四杰”。
体:这里指诗文的风格而言。当时体:那个时代的风格体裁。
哂:讥笑。
尔曹:彼辈,指那些轻薄之徒。
《戏为六绝句·其二》译文及注释详情»
《戏为六绝句》是杜甫针对当时文坛上一些人存在贵古贱今、好高骛远的习气而写的。这些人对古代文学过于崇尚,却对当代文学不屑一顾,认为现在的作品无法与古代的经典相比。杜甫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应该珍视当代的文学成就,不应该轻视或忽视它们。
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首先,他强调“不薄今人”,即不应该贬低当代的文人。他认为,当代的作品同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应该给予肯定和赞赏。其次,他呼吁“别裁伪体”,即不要刻意模仿古代的文体,而应该发展出属于当代的独特风格。他认为,文学应该与时俱进,不应该固守于过去的形式。此外,他提倡学习“风雅”,即汲取各家之长,吸收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技巧,以丰富自己的创作。他认为,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借鉴,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这些观点在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在当代文坛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人对古代文学过于崇拜,对当代作品持有偏见。他们认为只有古代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经典,而当代的作品则不值一提。然而,正如杜甫所指出的,当代的作品同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得到肯定和赞赏。同时,他的观点也提醒我们,文学应该与时俱进,不应该固守于过去的形式。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使文学保持活力和吸引力。
此外,杜甫提倡学习“风雅”,即汲取各家之长,吸收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技巧。这一观点也对当代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在当今社会,文学创作已经变得多样化和多元化,各种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流派并存。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各种文学形式,以丰富自己的创作。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借鉴,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总之,《戏为六绝句》中的观点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提醒我们要珍视当代的文学成就,不应该贬低或忽视它们。同时,文学应该与时俱进,不应该固守于过去的形式。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各种文学形式,以丰富自己的创作。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借鉴,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戏为六绝句·其二》分析详情»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